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出处《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例子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基础信息
拼音gāo shān yǎng zhǐ,jǐng xíng xíng zhǐ
注音ㄍㄠ ㄕㄢ 一ㄤˇ ㄓˇ,ㄐ一ㄥˇ ㄒ一ㄥˊ ㄒ一ㄥˊ ㄓˇ
感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英语showing great respect for a worthy man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色飞眉舞(意思解释)
- 反哺之情(意思解释)
- 众擎易举(意思解释)
- 由小见大(意思解释)
- 荫子封妻(意思解释)
- 慢慢吞吞(意思解释)
- 从壁上观(意思解释)
- 暴衣露冠(意思解释)
- 绿衣使者(意思解释)
- 遣将征兵(意思解释)
- 轻于鸿毛(意思解释)
- 循名责实(意思解释)
- 峻宇雕墙(意思解释)
- 逢山开道,遇水造桥(意思解释)
- 大张声势(意思解释)
- 螫手解腕(意思解释)
- 天理人情(意思解释)
- 公道自在人心(意思解释)
- 彻上彻下(意思解释)
- 倚人卢下(意思解释)
- 实心实意(意思解释)
- 破涕成笑(意思解释)
- 分毫无爽(意思解释)
- 往渚还汀(意思解释)
- 瑶草奇花(意思解释)
- 纵目远望(意思解释)
- 世事纷扰(意思解释)
- 愧及膏肓(意思解释)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意思解释、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立命安身 | 立命:精神上安定;安身:指得以容身。指精神上有寄托,生活上有着落。 |
十八般武艺 | ①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本领。亦泛指多种武艺。②比喻多种技能。 |
曾几何时 | 曾:曾经;几何:多少;时:时间。才过了多少时间。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 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
鹤骨松筋 | 指修道者的形貌气质。 |
攘为己有 | 窃夺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 |
丝竹管弦 |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
无所畏惮 | 什么都不惧怕;什么都不顾忌。 |
桃蹊柳曲 | 指春景艳丽的地方。同“桃蹊柳陌”。 |
虎咽狼餐 | 咽:吞。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急来报佛脚 | 比喻事到临头才慌忙准备。 |
一榻横陈 | 形容人在床上横躺着。 |
不敢问津 | 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
邯郸梦 | 邯郸:古赵国都城。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
天灾人祸 | 天:自然。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祸患。也比喻害人精(骂人的话)。 |
补阙拾遗 | 阙:通“缺”,缺失。拾遗:补录遗漏。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 |
神龙见首不见尾 | 原是谈诗的神韵,后比喻人的行踪诡秘,刚一露面又不见了。也比喻言辞闪烁,使人捉摸不透。 |
诈哑佯聋 | 假装哑巴聋子。指置身事外。 |
龙蟠虎伏 | 雄踞貌。 |
心乔意怯 | 谓心神不定,感到害怕。 |
通宵守夜 | 通宵不眠或整夜祈祷的行为。 |
根深固蒂 | 蒂:指瓜、果、茎、枝相连处。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
消息盈虚 | 指事物的盛衰变化或行为的出处进退。 |
真独简贵 | 独处时谨慎,富贵时简省。 |
等无间缘 | 佛教语。四缘之一。亦译为'次第缘'。等﹐为等同之义。无间﹐指心及诸心所之前念后念生灭相续﹐其中无他法间隔。 |
特写镜头 | 电影艺术的一种手法。用近距离拍摄的方法,把人或物的局部加以放大、强调,以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 |
勿念旧恶 | 不要老是想着别人过去的坏处,应以宽大为怀。 |
了不相属 | 完全不相干涉。指毫无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