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墨之言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可以作为准绳、合乎道德圣智的言论。
详细解释
可以作为准绳、合乎道德圣智的言论。
百科解释绳墨之言shéngmòzhīyán,成语,释义为可作为准绳、合乎道德圣智的言论。比喻合乎法律、规矩的言论。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人间世》:“未达人心,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有其美也。”
基础信息
拼音shéng mò zhī yán
注音ㄕㄥˊ ㄇㄛˋ ㄓ 一ㄢˊ
繁体繩墨之言
感情绳墨之言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释)
- 辞喻横生(意思解释)
- 黑灯瞎火(意思解释)
- 料峭春寒(意思解释)
- 十字街头(意思解释)
- 宝马香车(意思解释)
- 抹稀泥(意思解释)
- 家烦宅乱(意思解释)
- 琴心相挑(意思解释)
- 梳妆打扮(意思解释)
- 天兵天将(意思解释)
- 誓以皦日(意思解释)
- 修真炼性(意思解释)
- 兼包并容(意思解释)
- 颓垣废址(意思解释)
- 惩一儆众(意思解释)
- 富比王侯(意思解释)
- 飞流短长(意思解释)
- 敲骨取髓(意思解释)
- 武断专横(意思解释)
- 敬授人时(意思解释)
- 你恩我爱(意思解释)
- 贩官鬻爵(意思解释)
- 赏立诛必(意思解释)
- 醉舞狂歌(意思解释)
- 指日告罄(意思解释)
- 家传之学(意思解释)
- 寸禄斗储(意思解释)
※ 绳墨之言的意思解释、绳墨之言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骚人逸客 | 同“骚人墨客”。 |
响彻云表 | 见“响彻云霄”。 |
大节不可夺 |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强取。指立身处世的节操不能被改变。 |
不绝如缕 | 绝:断;缕:细线。似断未断;像只有一根细丝维系着。比喻情势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也形容声音微弱;但未中断。原作“不绝若线”。 |
优游自在 | 悠闲舒适。 |
桑户桊枢 | 以桑枝为门,木条为枢。形容居处简陋,家境贫寒。 |
猿猴取月 | 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
穷途之哭 | 因车无路可行而悲伤,后指处于困境所发的绝望的哀伤。 |
耳目闭塞 | 比喻少见寡闻,对于世事情况了解甚少。 |
惺惺作态 | 形容假模假样的故作姿态。形容虚情假意的样子。惺惺:虚伪的样子。 |
颐指风使 | 犹言颐指气使。 |
龙胡之痛 | 《汉书·郊祀志上》:“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馀人,龙乃上去……百姓卬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涘号。”后因以“龙胡之痛”指丧亲之痛。 |
如解倒悬 | 比喻把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 |
山吟泽唱 | 山歌民谣。 |
莺闺燕阁 | 指妇女的闺阁。 |
有负众望 | 辜负众人的期望。 |
百里异习 | 异:不相同;习:风俗习惯。相隔百里远的地方风俗习惯就不同。 |
噤口捲舌 | 指缄默不言。 |
海沸波翻 | 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同“海沸江翻”。 |
奸狡诡谲 | 奸:奸诈;狡:狡猾;诡谲:狡猾。指为人奸诈狡猾。 |
冰柱雪车 | 唐朝名士刘叉结识韩愈后作的两首好诗的名称。泛指好诗。 |
幡然知耻 | 幡:通“翻”;幡然:很快而彻底;途:途径。指迅速地完全改变原来的道路。 |
恶紫杂牛 | 原谓厌恶以邪代正。后以喻以邪胜正,以异端充正理。古代以朱为正色,喻正统,故云。语本《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
跳跳钻钻 | 蹦跳跑动的样子。 |
衔橜之变 | 指车马倾覆的危险。亦喻意外发生的事故。 |
鸾困凤慵 | 比喻情侣倦怠的样子。 |
废国向己 | 损害国家利益,谋取个人私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