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仇举子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举:推荐;仇:仇敌;子:儿子。既推荐仇敌,也推荐儿子。形容办事公正。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
例子唐·韩愈《送齐滜下第序》:“及道之衰,上下交疑,于是乎举仇举子之事,载之传中而称美之,而谓之忠。”
基础信息
拼音jǔ chóu jǔ zǐ
注音ㄐㄨˇ ㄔㄡˊ ㄐㄨˇ ㄗˇ
感情举仇举子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反义词任人唯亲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意思解释)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释)
- 鬼迷心窍(意思解释)
- 货真价实(意思解释)
- 为善最乐(意思解释)
- 危在旦夕(意思解释)
- 贫病交攻(意思解释)
- 有犯无隐(意思解释)
- 放僻淫佚(意思解释)
- 厉行节约(意思解释)
- 孤军作战(意思解释)
- 随事制宜(意思解释)
- 缓兵之计(意思解释)
- 万流景仰(意思解释)
- 说到曹操,曹操就到(意思解释)
- 言之有物(意思解释)
- 锋不可当(意思解释)
- 巴高枝儿(意思解释)
- 绵延起伏(意思解释)
- 沉冤莫白(意思解释)
- 正色厉声(意思解释)
- 营蝇斐锦(意思解释)
- 什袭而藏(意思解释)
- 优游卒岁(意思解释)
- 号呼靡及(意思解释)
- 乞儿向火(意思解释)
- 一冲性子(意思解释)
- 燕居深念(意思解释)
※ 举仇举子的意思解释、举仇举子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漫不经心 |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
鲜为人知 | 鲜:很少。很少被人知道。 |
别具一格 | 格:格式;风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形容别致、新颖;与众不同的样子、风度等。 |
笑比河清 | 形容态度严肃,难见笑容。 |
掉书袋 | 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
深情底理 | 事情的内里真情与根由。 |
上下浮动 | 短促而反复地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地移动。 |
儿女夫妻 | 从小在一起长大的原配夫妻。 |
心服口不服 | 服:信服。心里信服嘴上却不承认。 |
言中事隐 | 谓言语虽然委曲却中正不偏,论事虽然放纵却隐藏着精深的道理。语出《易·系辞下》:“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 |
寸阴尺璧 | 阴:日影,光阴;寸阴:指极断的时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价值比径尺的璧玉还要珍贵。极言时间可贵。 |
计功行赏 | 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
束贝含犀 | 谓牙齿如紧密排列的贝壳和瓠犀。形容牙齿整齐洁白。 |
月朗星稀 | 同“月明星稀”。 |
来世不可待 | 对于未来的事,不可期望等待。 |
无功受禄 | 禄:俸禄;古代官吏的薪俸。没有功劳或不做事情却享受俸禄。现多指没有什么才却白受报酬或奖励。 |
口中蚤虱 | 比喻极易消灭的敌人,犹如口中之虱。故又作“口中虱”。 |
诗云子曰 | 《诗经》所说和孔子所言。二者均为历代儒者遵奉的信条。因用以泛指儒家言论或经典著作。 |
寒花晚节 | 寒花:寒天的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
马上墙头 | 指男女青年相恋的地方。 |
吵吵闹闹 | 故意发出各种争吵声的情况。 |
君子之交 | 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
占山为王 | 占:占据,霸占;王:统治者。占据山头,自称为王。比喻独霸一方,称王称霸。 |
丰屋蔀家 | ①《易·丰》:“上六,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王弼注:“既丰其屋,又蔀其家,屋厚家覆,暗之甚也。虽窥其户,阒其无人,弃其所处,而自深藏也。处于明勋尚大之时,而深自幽隐,以高其行,大道既济,而犹不见,隐不为贤,更为反道,凶其宜也。 |
龙战鱼骇 | 喻战争激烈。 |
风尘之会 | 风尘:比喻战乱;会:时机。指战乱发生之际。 |
荏弱难持 | 荏弱:软弱,怯弱。旧指臣子才能平庸,难以扶持君国。 |
过情之誉 | 不情之请bùqíngzhīqǐng不合情理的要求,是对自己的请求的客气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