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百科解释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成语,出自战国·邹·《孟子·离娄上》。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出处《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例子你这样做等于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基础信息
拼音qī nián zhī bìng,qiú sān nián zhī ài
注音ㄑ一 ㄋ一ㄢˊ ㄓ ㄅ一ㄥˋ,ㄑ一ㄡˊ ㄙㄢ ㄋ一ㄢˊ ㄓ ㄞˋ
繁体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感情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
近义词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枝附叶连(意思解释)
- 主客颠倒(意思解释)
- 因人而异(意思解释)
- 流言止于智者(意思解释)
- 不足为意(意思解释)
- 百不当一(意思解释)
- 零打碎敲(意思解释)
- 争强斗狠(意思解释)
- 燕歌赵舞(意思解释)
- 二帝三王(意思解释)
- 长计远虑(意思解释)
- 一浆十饼(意思解释)
- 同舟敌国(意思解释)
- 羞面见人(意思解释)
- 拈花摘艳(意思解释)
- 闷葫芦(意思解释)
- 分寸之末(意思解释)
- 束在高阁(意思解释)
- 自动自觉(意思解释)
- 遵养待时(意思解释)
- 追魂夺魄(意思解释)
- 损上益下(意思解释)
- 出入无常(意思解释)
- 绠短絶泉(意思解释)
- 银字觱栗(意思解释)
- 常平本钱(意思解释)
- 偃兵脩文(意思解释)
- 两利俱存(意思解释)
※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意思解释、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寸赤心 | 同“一寸丹心”。 |
惊魂未定 | 惊魂:受惊吓的心灵。形容受惊吓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
贪位慕禄 | 贪恋权位,羡慕俸禄。 |
牛高马大 | 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
明白了当 | 形容说话或做事干净利落。 |
有百害而无一利 | 百害:泛指许多坏处。有许多坏处,没有一点好处。 |
求马于唐肆 | 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 |
依然故我 | 依然:依旧;故:原来的。仍旧是原来的我。形容情况仍然没有变化。 |
黯然无神 | 黯然:心情抑郁沮丧的样子。无精打采。 |
捐躯殒首 | 捐躯:牺牲生命;殒:坠落。舍弃身躯,抛弃头颅。形容不惜牺牲生命。 |
凿柱取书 | 谓秉承先人的遗训。 |
丑态毕露 | 毕:完全。丑恶的形态彻底暴露。 |
说风说水 | 指撺掇怂恿。 |
富有天下 | 有:享有,占有;天下:指全国。充分享有全国的财富。形容帝王最为富有。 |
乐山乐水 | 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
黄旗紫盖 | 天空中出现状如黄旗紫盖的云气。旧为皇帝出世的征兆。 |
洞隐烛微 | 形容目光犀利,观察事物深刻透彻。 |
餐霞饮景 | 餐食日霞,吞饮日光。指超尘脱俗,修炼成仙。 |
方趾圆颅 | 趾:脚;颅:头。方趾圆头;原指人的脚和头;代指人类。 |
十里无真言 | 远处传来的消息不可轻信。 |
簠簋不饬 | 簠、簋:都是古代食器,也用作放祭品;不饬:不整饬。借指贪污。旧时弹劾贪吏常用此语。 |
神女生涯 | 生涯:生活。指妓女生活。 |
睡卧不宁 | 睡:睡觉。卧:躺下,睡觉或躺下都不安宁。形容心绪烦乱,不能安定。 |
少条失教 | 谓没规矩,无教养。 |
吹毛索瘢 | 同“吹毛求疵”。 |
知文达礼 | 达:懂得。有才学,懂礼仪。 |
卷甲衔枚 | 谓行军时轻装疾进,保持肃静,以利奇袭。 |
屈尊纡贵 | 指旧时代地位高贵的人自己降低身份俯就地位低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