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薏苡之嫌薏苡之嫌的意思
zhīxián

薏苡之嫌



薏苡之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意思是被人诬谄,蒙受冤屈。出自《旧唐书·牛廪传》。

详细解释

薏苡: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可供食用酿酒,并入药。薏米被进谗的人说成了明珠。比喻被人诬谄,蒙受冤屈。

百科解释起初,马援在交阯,常吃薏米,因薏米能除瘴气,久服能轻身省欲。南方薏苡果实大,马援想作为种子,回军时,载了一车。当时人们以为这是南方土产的奇珍怪物,权贵们都观望着。马援当时受帝宠信,所以没人敢报告朝廷。等到马援死,有人上书诬告,说马援以前从南方载回来的,都是明珠彩犀一类珍宝。马武与于陵侯侯昱等,都以奏章说明其形状,帝更怒。马援妻和儿子们惶恐畏惧,不敢把马援灵柩运回旧坟地安葬,只买了城西的几亩地草草埋葬了事。宾客们也不敢去吊唁。马严与马援妻子草索相连,到朝廷请罪,帝拿出梁松的诬告书相示,才知是挟怨诬告,就上书诉冤,前后六次,辞意哀切,然后才得以安葬。


基础信息

拼音yì yǐ zhī xián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薏苡之嫌的意思解释、薏苡之嫌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忧愤成疾 忧愁气愤得病了。形容极其忧愤。
二三其德 二三:不专一。形容三心二意。
耳食之言 耳食:耳朵吃饭。比喻耳杂吃进去的不知滋味。不加分辨的;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莫可究诘 究:追查;诘:追问。无法追问到底。
言中事隐 谓言语虽然委曲却中正不偏,论事虽然放纵却隐藏着精深的道理。语出《易·系辞下》:“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
濯足濯缨 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后比喻人的好坏都是由自己决定。
好心办坏事 一片好心去为人做事,结果适得其反。
不教而诛 诛:杀或惩罚。事先不加教育;出错或犯法就惩罚或杀戮。
坐地自划 就地不动,自定范围。比喻固执一端,排斥其它。
街坊邻居 街坊:邻居。指邻居人家。
慷慨激扬 激扬:振奋昂扬。精神振奋,意气昂扬。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
半筹不纳 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家丑不可外扬 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扬。
摘艳熏香 形容文辞华美。
魄散魂飞 同“魂飞魄散”。
一片焦土 形容遭遇火灾(或战火),房屋全部被衩焚毁的景象。
凿龟数策 凿龟:钻灼龟甲,看灼开的裂纹推测吉凶;数策:数蓍草的茎,从分组计数中判断吉凶。指古人用龟甲蓍草来卜筮吉凶。
埳井之蛙 见“坎井之蛙”。
节衣素食 节:节减;素:蔬菜类食物。省吃俭用,生活节俭。
讨逆除暴 讨:征伐。征伐和剪除背叛的残暴势力。
椎埋狗窃 谓抢杀偷盗,不务正业。
误认颜标 形容懵懂浅陋。
神秘莫测 不可理解与预测的。
简约详核 指简要翔实。
一长半短 见“一长二短”。
底里深情 意思是表示事情的真实情况和缘由。
丹青过实 古代绘画。
春困秋乏 春秋二季,人多慵懒疲倦,故俗有春困秋乏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