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和衷共济和衷共济的意思
zhōnggòng

和衷共济



和衷共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衷:内心;济:渡水。大家一条心;共同渡江河。比喻团结一致;克服困难。

详细解释

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他见了启事便跑到书店里来,谈了些~的话。◎郭沫若《学生时代·创造十年》

百科解释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出处《尚书 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国语 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

例子他见了启事便跑到书店里来,谈了些和衷共济的话。(郭沫若《学生时代 创造十年》)


基础信息

拼音hé zhōng gòng jì

注音ㄏㄜˊ ㄓㄨㄥ ㄍㄨㄥˋ ㄐ一ˋ

繁体咊衷共濟

正音“济”,不能读作“jǐ”。

感情和衷共济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辨形“衷”,不能写作“忠”;“济”,不能写作“计”。

辨析和衷共济和“同心协力”;“同舟共济”;都有“同心、同德;共同努力”的意思。和衷共济和“同舟共济”意义基本相同;它们多用在大事上;也含有共同克服困难之意;“同心协力”则不然。

近义词齐心协力、同舟共济、风雨同舟

反义词貌合神离、同床异梦、离心离德

英语pull together for a common cause

俄语единодушное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德语gemeinsam den Fluβ überqueren--an einem Strang ziehen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和衷共济的意思解释、和衷共济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矢志不渝 表示永远不变心。
男女授受不亲 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胡说八道 指没有根据;不负责任的乱说一气。也作“胡说乱道”。
神气十足 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
豪情逸致 豪情:指兴奋豪放的感情;逸致:悠闲脱俗的情趣。兴奋豪放的情感和洒脱的情趣。
登木求鱼 登:攀;木:树。爬到树上找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无法达到目的。
墙里开花墙外香 比喻人做出了成绩,内部还不知道,外面人倒先知道了。比喻成绩不受本部门重视,却为其他部门赏识。
金丹换骨 喻诗人创作进入了造诣极深的顿悟境界。
背公向私 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
见德思齐 见“见贤思齐”。
法不传六耳 指极端秘密,不能让第三者知道。
琐琐屑屑 指烦碎细小。
轻骑简从 指出门时行装简单,跟随的人不多(多指有地位的人)。
惜墨如金 惜:爱惜;墨:写字用的墨。爱惜墨就像金子一样。指不轻易动笔。
苦雨凄风 形容天气恶劣。比喻情景凄苦悲凉。
晚节黄花 黄花:菊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含着骨头露着肉 比喻说话半吞半吐,不把意思完全说出来。
灰心丧意 犹言灰心丧气。
日增月盛 一天天一月月地增加、兴盛。
万夫不当之勇 当:抵挡。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住。形容非常勇敢。
车辙马迹 指车马行过的痕迹。
金声玉服 见“金声玉色”。
痛诬丑诋 尽情诬蔑,用很难听的话毁谤。
众口如一 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同“众口一辞”。
长念却虑 思前顾后,反复考虑。却,后。
九头八尾 形容怪异非凡。
使者屣履 趿着鞋迎客,形容对贤士的恭敬。
名葩异卉 同“[[奇花异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