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泥牛入海 泥塑的牛进入大海中就会化掉。比喻一去不返;杳无音信。
虎狼之势 形容极凶猛的声势。
暴跳如雷 暴:急躁;发怒。蹦跳发怒;好像打雷一样猛烈。
声入心通 声:话音。指一听见圣人的话,就能领悟它的深意。
马不解鞍 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间歇。
蛇欲吞象 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得陇望蜀 陇:古代地名;相当于今甘肃东部;蜀:古代地名;相当于四川中西部。得到了陇地后;又希望取得蜀地。比喻得到了这个;还想要那个;贪心不足。
抠心挖血 犹言抠心挖肚。
不甘雌伏 甘:甘心,情愿;雌伏:雌鸟伏在那儿不动,比喻隐藏,不进取。比喻不甘心处于无所作为的境地。
倒箧倾筐 形容倾其所有。
敌忾同仇 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拽拳丢跌 拽:用力拉,拖。指打拳摔跤。
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指抛弃觉得可惜,但吃起来没有味道。让人陷于进退两难中。
畸轻畸重 有时偏轻,有时偏重。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
何郎傅粉 傅粉:抹粉。原指何晏脸色白净,如同擦了粉一般。后指美男子。
安土乐业 安居本土,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
千真万真 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撒娇卖俏 撒:尽量施展。尽量施展娇态,卖弄俏丽。
逢场作趣 犹言逢场作戏。偶尔随俗应酬凑凑热闹。
身无立锥 没有寸土可以容身。比喻极小的地方。
祁奚之荐 春秋晋国大夫祁奚告老,将辞中军尉职事。晋悼公问谁可承接,祁奚先推荐仇人解狐。复问,又荐举其子祁午。时人因而有“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之誉。后用为善于荐贤之典。
力有未逮 能力做不到。
不辨菽粟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小米。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蒿目时艰 蒿目:极目远望;时艰:艰难的局势。指对时事忧虑不安。
后福无量 量:限度,限量。将来的幸福无穷。
兴味盎然 意思是形容兴致高,兴趣浓厚。
脱粟布被 韦:熟皮叫韦,生皮称革。熟皮作裤子,粗布作被。形容生活很节俭。
绵里裹铁 比喻人内怀刻毒而外貌却装得温良恭顺。参见:[[绵里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