擐甲披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擐:穿;披:穿着。身披铠甲,穿上战袍。指准备战斗。
详细解释
指做好战斗准备。出自元·无名氏《鞭打单雄信》。《鞭打单雄信》第三折:“俺元帅遇难逢危,迭不的披袍擐甲。”
出处元·无名氏《破天阵》第三折:“有英雄虎将,开弓蹬弩,擐甲披袍。”
例子明·无名氏《万国来朝》第三折:“擐甲披袍大丈夫,英雄敢勇有谁知。”
基础信息
拼音huàn jiǎ pī páo
注音ㄏㄨㄢˋ ㄐ一ㄚˇ ㄆ一 ㄆㄠˊ
感情擐甲披袍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战争等。
近义词擐甲执兵
字义分解
展开阅读全文 ∨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一贫如洗(意思解释)
- 武不善作(意思解释)
- 意气自如(意思解释)
- 省欲去奢(意思解释)
- 千棰打锣,一棰定声(意思解释)
- 明明赫赫(意思解释)
- 肌劈理解(意思解释)
- 连里竟街(意思解释)
- 多口阿师(意思解释)
- 牡丹虽好,也得绿叶扶持(意思解释)
- 始料所及(意思解释)
- 夜蛾赴火(意思解释)
- 因陋守旧(意思解释)
- 葫芦依样(意思解释)
- 智勇兼全(意思解释)
- 鹤短凫长(意思解释)
- 反来复去(意思解释)
- 阿意苟合(意思解释)
- 披红插花(意思解释)
- 启羞兴戎(意思解释)
- 枝叶相持(意思解释)
- 佳肴美味(意思解释)
- 赞不絶口(意思解释)
- 势如冰炭(意思解释)
- 门楣倒塌(意思解释)
- 孤灯挑尽(意思解释)
- 方正之士(意思解释)
- 宝货难售(意思解释)
※ 擐甲披袍的意思解释、擐甲披袍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母夜叉 | 比喻凶悍的妇女。 |
野史稗官 | 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稗官:古代其职为搜集街谈巷议、风俗故事,供皇帝看的小书。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文字。 |
恨穷发极 | |
力能扛鼎 | 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
两败俱伤 | 败:失败。俱:全。斗争的双方都受到损伤。古时卞庄子要刺虎;馆竖子说;两只老虎正在争一牛;斗争结果;小虎会死;大虎会伤;然后刺杀伤虎而有杀二虎之名。后比喻因斗争;双方都受伤害。 |
身经百战 | 身:亲身;百:极言其多;亲身经历过许多战斗。形容富于实战经验;也形容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 |
三夫成市虎 |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同“三人成虎”。 |
夭桃秾李 | 比喻年少美貌。多用为对人婚娶的颂辞。 |
转日回天 | 见“转日回天”。 |
言不顾行 | 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 |
穷理尽性 | 原指彻底推究事物的道理,透彻了解人类的天性。后泛指穷究事理。 |
元元本本 | 元元:探索原始;本本:寻求根本。原指探索事物的根由底细。后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个过程,一点不漏。 |
并驱争先 | 指竞争高下。 |
剔抽秃揣 | 形容着急时眼睛迅速转动,或仔细打量别人的样子。同“剔抽禿刷”。 |
卧鼓偃旗 | 卧鼓:停止敲鼓;偃旗:放倒旗子。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指隐蔽行军,不暴露目标。 |
山崩海啸 | 山岳崩塌,海水奔腾咆哮。 |
平心持正 | 主持公正,无所偏倚。 |
称薪量水 | 称:衡量轻重;薪:柴;量:测量。比喻持家节俭或过于吝啬。 |
付之一叹 | 叹一口气。多指对不满意的某件事表示无可奈何。 |
望秋先陨 | 指草木将近秋天即败落凋零。也比喻未老先衰。 |
遇水迭桥 | 遇水阻拦,就架桥通过。形容不怕阻力,奋勇前进。 |
推诚相信 | 诚:真心。以诚心相待,互相信任。 |
近交远攻 | 谓与邻近者交好,而对较远者施用武力。 |
抔土巨壑 | 抔土:一掬土,形容很少。一抔土填不满巨大的深沟。形容得少失多,两者悬殊。 |
欣然而至 | 愉快地来到。 |
如响应声 | 望:看。风:风声。看到对方有什么举动,就积极响应。 |
飞将难封 | 飞将:飞将军,指汉代名将李广;难:困难;封:赐封。飞将军难以封侯。泛指人不走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