擐甲披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擐:穿;披:穿着。身披铠甲,穿上战袍。指准备战斗。
详细解释
指做好战斗准备。出自元·无名氏《鞭打单雄信》。《鞭打单雄信》第三折:“俺元帅遇难逢危,迭不的披袍擐甲。”
出处元·无名氏《破天阵》第三折:“有英雄虎将,开弓蹬弩,擐甲披袍。”
例子明·无名氏《万国来朝》第三折:“擐甲披袍大丈夫,英雄敢勇有谁知。”
基础信息
拼音huàn jiǎ pī páo
注音ㄏㄨㄢˋ ㄐ一ㄚˇ ㄆ一 ㄆㄠˊ
感情擐甲披袍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战争等。
近义词擐甲执兵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风言影语(意思解释)
- 画虎不成反类犬(意思解释)
- 心花怒开(意思解释)
- 嘉言善行(意思解释)
- 见弹求鸮(意思解释)
-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意思解释)
- 海枯见底(意思解释)
- 舞词弄札(意思解释)
- 奇珍异宝(意思解释)
- 朝晖夕阴(意思解释)
- 可同患,难处安(意思解释)
- 灰心短气(意思解释)
- 狂涛巨浪(意思解释)
- 临危不乱(意思解释)
- 连衽成帷(意思解释)
- 染蓝涅皁(意思解释)
- 尊卑有伦(意思解释)
- 择人任势(意思解释)
- 披红挂彩(意思解释)
- 在所不免(意思解释)
- 疏而不漏(意思解释)
- 孚尹明达(意思解释)
- 灶上骚除(意思解释)
- 弥日亘时(意思解释)
- 销魂勾魄(意思解释)
- 翳桑饿人(意思解释)
- 畏刀避剑(意思解释)
- 不次之图(意思解释)
※ 擐甲披袍的意思解释、擐甲披袍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暴发户 | 指突然发了财得了势的人。 |
雨后春笋 | 春雨以后;竹笋长得又多又快。比喻新生事物大量涌现蓬勃发展。 |
铸剑为犁 | 销熔武器以制造务农器具。 |
有天无日 | 比喻社会非常黑暗,没有公道。 |
得缩头时且缩头 | 指在必要时采取低姿态 |
盖世之才 | 盖世:压倒当世,超出世上所有的;才:才能。形容超出当代、无与伦比的才能。 |
责己重以周,待人轻以约 | 周:周到,引申为严格;约:简单,引申为不苛求。要求自己严格,对待别人要宽厚。 |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 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亦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
日中必彗 | 彗:晒干。太阳到中午正好晒东西。比喻做事应该当机立断,不失时机。 |
恩重泰山 | 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 |
甘死如饴 | 甘:情愿;饴:饴糖。甘愿去死,就像吃糖一般。形容不怕死,把死作为快事。 |
桑土绸缪 | 《诗 豳风 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朱熹集传:“土,音杜。桑土,桑根皮也……我及天未阴雨之时,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使之坚固,以备阴雨之患。”后遂以“桑土绸缪”喻勤于经营,防患未然。 |
透古通今 | 透:通过。贯通古今。 |
不名一钱 | 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
鸡犬不留 | 连鸡狗都不留下。形容斩尽杀绝或抢掠一空。 |
引针拾芥 | 比喻事物互相感应。语本汉王充《论衡·乱龙》:“顿牟掇芥,磁石引针,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顿牟,琥珀。一说为玳瑁。 |
有目共见 | 谓人人都看见,极其明显。 |
神安气集 | 精神安定,气息凝集。 |
柳营花阵 | 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
同心协契 | 契:投合。齐心协力。 |
断圭碎璧 | 亦作“断珪缺璧”。喻指片段而珍贵的文字。 |
刀笔老手 | 刀笔:古时在竹简上用刀削改字。指代办文书的小吏。 |
发瞽披聋 | 张开瞽目,打通聋耳。犹言恢复视觉和听觉能力。 |
九等人表 | “九等人表”泛指各种人材。 |
霄光可学 | 典出《尚书大传》卷五﹕'晋平公问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师旷曰﹕'臣闻老而学者如执烛之明。执烛之明孰与昧行?'公曰﹕'善。''后因以'霄光可学'指老年犹勤学不倦。 |
一日无常 | 谓一旦死去。无常,婉辞,指人死。 |
祁奚荐仇 | 比喻举拔贤能,以才德为主,不以仇人为顾忌。 |
高文宏议 | 高明的文章,恢宏的议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