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翳桑饿人翳桑饿人的意思
sāngèrén

翳桑饿人



翳桑饿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在桑树荫下挨饿的人。比喻不忘他人恩惠,并有所回报。

详细解释

春秋时,晋国灵辄于翳桑挨饿,赵盾给他食物并接济其母。后灵辄成为灵公卫士,灵公欲杀赵盾,灵辄便倒戟相抗,使赵盾得免于难。见左传˙宣公二年。后用以称一饭之恩必报的人。


基础信息

拼音yì sāng è rén

注音

反义词忘恩负义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翳桑饿人的意思解释、翳桑饿人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天缘凑合 天缘:自然的机缘。旧时认为男女结成夫妻是天意所配合。也指事属巧合。
依依不舍 依依:恋慕的样子;舍:放开。形容对人或地方十分留恋;不忍离去。
勤能补拙 勤:勤奋;拙:愚笨。勤勉地干;就能够补偿笨拙所造成的不足。
反璞归真 璞: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归:返回;真:天然,自然。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
无头告示 用意不明的文告。也指缺乏主要内容的官样文章。
画虎成狗 画老虎不成,却成了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转斗千里 谓长途转辗作战。
餐松啖柏 以松柏的叶实充饥。形容修仙学道者超尘脱俗的生活。
蹈节死义 蹈:履行,实行。坚守节操,以身殉义。
嚎天喊地 见“嚎天动地”。
死中求生 在极危险的境地中努力挣扎以求生路。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三十年前风水在河的东面,而三十年后却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变化,盛衰无常。
表里山河 表里:即内外。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
女大须嫁 同“女长须嫁”。
晨光熹微 熹微:天色微明。早上天色微明。
公道自在人心 公道:公正的道理;自:自然。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众人心里。
独步当时 指在当时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同心僇力 见“同心戮力”。
不事边幅 指不修边幅。
齿牙余慧 慧:通“惠”,好处。指帮人说好话
似漆如胶 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
兵销革偃 销毁兵器,放下甲盾。指太平无战事。
毛发悚然 亦作“毛发耸然”。毛发竖起。极言惊骇、恐惧。
家传人诵 家家户户传习诵读。
辟支小乘 佛教语。即辟支佛乘。因其并无师承﹐独自悟道﹐未能达到无上觉悟的法界而成佛﹐故称。
望白署空 谓为官者只署文牍不问政务。
畏而爱之 指又怕又爱。
戎马之地 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