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骨剥髓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敲骨吸髓。
详细解释
犹敲骨吸髓。比喻剥削压榨极其残酷。
百科解释敲骨剥髓,拼音qiāogǔbōsuǐ,解释。犹敲骨吸髓。比喻剥削压榨极其残酷。
出处《封神演义》第二九回:“未闻有身为大臣逢君之恶,蛊惑天子,残虐万民,假天子之命,敲骨剥髓,尽民之力肥润私家,陷君不义,忍心丧节,如令兄者。”
基础信息
拼音qiāo gǔ bāo suǐ
注音ㄑ一ㄠ ㄍㄨˇ ㄅㄠ ㄙㄨㄟˇ
繁体敲骨剝髓
感情敲骨剥髓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残酷剥削。
近义词敲骨榨髓、敲骨吸髓
英语milk somebody dry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经邦论道(意思解释)
- 呕心滴血(意思解释)
- 蜗行牛步(意思解释)
- 四面受敌(意思解释)
- 甜蜜动听(意思解释)
- 海内无双(意思解释)
- 水火无情(意思解释)
- 迷途知返(意思解释)
- 大慈大悲(意思解释)
- 口不应心(意思解释)
- 搜索肾胃(意思解释)
- 不避斧钺(意思解释)
- 草行露宿(意思解释)
- 骇目惊心(意思解释)
- 千秋之后(意思解释)
- 曳裾王门(意思解释)
- 扶困济危(意思解释)
- 鸡黍之膳(意思解释)
- 玄机妙算(意思解释)
- 尺寸可取(意思解释)
- 趋炎附热(意思解释)
- 事往日迁(意思解释)
- 金莲寳相(意思解释)
- 逐队成羣(意思解释)
- 鼚鼓轩舞(意思解释)
- 万险千艰(意思解释)
- 解衣磐礴(意思解释)
- 朝名市利(意思解释)
※ 敲骨剥髓的意思解释、敲骨剥髓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足不出门 | 同“足不出户”。 |
善罢干休 | 善:好好地;甘休:情愿罢休。好好地解决纠纷,不再闹下去(多用于否定)。 |
寻花问柳 | 随意漫游;玩赏春景。也比喻男子引诱玩弄妇女;特指宿娼狎妓。寻:探访。 |
筑台募士 | 募:招寡。比喻广泛招纳贤士。 |
别出心裁 | 别:另外;裁:安排取舍;心裁:出于个人内心的设计、构思、筹划。指另外想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主意、新办法。也作“别出新裁”、“自出心裁”。 |
输肝剖胆 | 比喻对人极为忠诚。 |
烘堂大笑 | 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唐赵璘《因话录·征》。后因以“烘堂大笑”形容满屋的人同时大笑。 |
隳肝尝胆 | 犹言隳肝沥胆。 |
卓尔不群 | 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
遗俗绝尘 | 谓超脱尘俗而避世隐居。 |
暖衣饱食 | 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
鄙吝复萌 | 鄙吝:庸俗;萌:发生。庸俗的念头又发生了。 |
磨刀不误砍柴工 | 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
粗声粗气 | 指人说话嗓门很粗。 |
乱七八遭 | 见“乱七八糟”。 |
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 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
起凤腾蛟 | 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
咂嘴弄舌 | 形容贪馋的样子。 |
皮里阳秋 | 皮里:内在;阳秋:即春秋;因晋简文帝之母名阿春;晋人避讳;改“春秋”为“阳秋”;春秋:即春秋笔法。对人物、事件的褒贬不在表面而在内里。 |
招架不住 | 抵挡不了或没有力量再支持下去。 |
篝灯呵冻 | 置灯于笼中,并以口气嘘物取暖。比喻写作之勤奋。 |
寅支卯粮 | 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指经济困难,入不敷出。 |
乐尽哀生 | 犹言乐极生悲。 |
甘心如芥 | 意思是荼菜虽苦,但是和内心的痛苦相比,觉得就像荠菜一样甜美。后比喻人只要心安理得,即使承受再大的痛苦也觉得很甜美。 |
二十一史 | 明·万历国子监刊行的正史,将宋时所称的十七史增加宋·辽·金·元四史,称为二十一史。 |
理剧剸繁 | 亦作'理繁剚剧'。治理繁乱事务。 |
称觞上寿 | 举杯饮酒﹐表示祝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