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口不应心口不应心的意思
kǒuyìngxīn

口不应心



口不应心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应:符合。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致。

详细解释

应:符合。心口不一致。

百科解释指心口不一致。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官人,你昨夜恁般说,却又口不应心,做下那事!”

例子你答应了不卖书,怎么又口不应心,卖了呢?


基础信息

拼音kǒu bù yìng xīn

注音ㄎㄡˇ ㄅㄨˋ 一ㄥˋ ㄒ一ㄣ

繁体口不應心

正音“应”,不能读作“yīng”。

感情口不应心是贬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口是心非、心口不一

反义词言行一致、言出必行

英语words not agreeing with the heart(carry fire in one hand and water in the other)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口不应心的意思解释、口不应心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炎黄子孙 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的后代。亦作“黄炎子孙”。
德言容功 德:妇德,品德。言:言辞。容:容貌。功:女红(旧指女子所做的针线活)。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应具备的品德。
游山玩水 山、水:指风景。游览和观赏山水风景。
必以情 一定尽可能按实情去判决。
发踪指示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追杀。比喻在幕后操纵指挥。
纳履踵决 纳:穿;履:鞋;踵:脚后跟;决:破裂。提上鞋,鞋的脚后跟处却破裂。形容处境困难。
劳筋苦骨 谓劳动繁重,使筋骨疲劳痛苦。
九行八业 指各种行业。
遗德余烈 指先人留下的德泽和功业。
虎落平阳 老虎离开深山;落在平地里。比喻有权有势者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平阳: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
后台老板 戏班子的老板。指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
无所不用其极 极:穷尽。原意是无处不用尽心力。现指做坏事时任何极端的手段都使出来。
捉鼠拿猫 拿:抓住。捉住老鼠和猫。比喻能制服敌手。
承前启后 承:承接;启:开创、开始。承接前面的;引出后面的。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也作“承先启后。”
台柱子 剧团里的主要舞台表演演员,比喻集体中挑大梁的人。
好乱乐祸 好:喜爱,喜好。爱捣乱,好闯祸。
礼坏乐崩 古代制礼,把它当作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把制乐人微言轻教化的规范。形容社会纲纪紊乱,骚动不宁的时代。
丝恩发怨 丝、发:形容细小。形容极细小的恩怨。
仰息他人 仰:倚靠。依赖别人的呼吸来生活。比喻依赖别人而求得生存。
雪耻报仇 雪:洗掉。洗掉耻辱,打击仇敌。亦作“报仇雪耻”。
繁文缛礼 繁:杂而多;文:仪式;缛:繁重。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漏尽钟鸣 见“漏尽锺鸣”。
魂消魄散 魂:灵魂;魄:气魄,精神。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
勤工助学 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劳动,通过生产实践接触社会,增长才干,劳动所得则作为学习期间的经济补益。
致政大夫 旧时对退职官吏的敬称。
索莫乏气 亦作“索漠”。亦作“索寞”。荒凉萧索貌。冷落淡漠貌。寂寞无聊;失意消沉。空乏穷尽貌。亦作:索漠索寞
山高路陡 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扼襟控烟 扼襟控咽èjīn-kòngyān比喻据守险要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