谩藏诲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谩藏诲盗”。
详细解释
指收藏东西不谨慎而招致盗贼。谩,通“慢”。
百科解释轻忽于收藏财物就是引人为盗。出自《周易·系辞上》。
出处《冷眼观》第17回:“俗语说,财勿露白,要到子尴尬个时候,倒说伲是谩藏诲盗。”
例子王统照《五十元》:“事情过后,镇上出了不少的议论:有人说老蒲确是‘谩藏诲盗’,不要看他自己装穷。”
基础信息
拼音màn cáng huì dào
注音ㄇㄢˋ ㄘㄤˊ ㄏㄨㄟˋ ㄉㄠˋ
繁体謾藏誨盗
感情谩藏诲盗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因保管疏忽而招致盗窃。
近义词慢藏诲盗
英语At open doors dogs come in.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释)
- 月下老人(意思解释)
- 木讷寡言(意思解释)
- 至人无梦(意思解释)
- 雪窗萤火(意思解释)
- 孤犊触乳(意思解释)
- 一花独放(意思解释)
- 匡国济时(意思解释)
- 哀矜勿喜(意思解释)
- 六道轮回(意思解释)
- 强而后可(意思解释)
- 出头椽儿先朽烂(意思解释)
- 卜夜卜昼(意思解释)
- 水深火热(意思解释)
- 二五耦(意思解释)
- 文如其人(意思解释)
- 降心顺俗(意思解释)
- 无足重轻(意思解释)
- 化及豚鱼(意思解释)
- 魂耗魄丧(意思解释)
- 管谁筋疼(意思解释)
- 御屏隔坐(意思解释)
- 湮没不宣(意思解释)
- 面善心恶(意思解释)
- 郎前白发(意思解释)
- 后来佳器(意思解释)
- 攻必克,守必固(意思解释)
- 高山密林(意思解释)
※ 谩藏诲盗的意思解释、谩藏诲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二龙戏珠 | 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 |
换汤不换药 | 比喻名称或形式虽然改变而实际不变。 |
悬崖峭壁 | 形容山势险峻。峭壁:陡直的山崖。 |
猿悲鹤怨 | 猿和鹤凄厉地啼叫。 |
横戈盘马 | 犹横戈跃马。 |
釜底游鱼 | 釜:古时的一种锅。开水锅中尚在游动的鱼。比喻处境非常危险或即将灭亡。 |
改途易辙 | 改变行车轨道,另走一条路。比喻改变方向、目标或做法。同“改辙易途”。 |
雕楹碧槛 | 雕镂彩绘的柱子和碧色栏杆。 |
亡魂丧魄 | 形容非常惊慌恐惧或心神不宁。 |
断梗飘蓬 | 梗:植物的枝茎;蓬:蓬蒿,遇风常吹折离根,飞转不已。如同折断的枝茎,飘飞的蓬蒿一般。形容人东奔西走,生活不固定。 |
不自满假 | 不自满,不自大。 |
赏一劝众 | 奖励一个人的先进事迹而鼓励好多人。 |
卜夜卜昼 | 卜:占卜。形容夜以继日地宴乐无度。 |
膏唇拭舌 | 润滑嘴唇,拭净舌头。意谓极力用话语打动人,多指谗毁。 |
伏伏腊腊 | 极其顺服的样子。 |
内紧外松 | 指政策的收紧与放宽或指人的心情,即内心紧张,态度镇静。 |
乘利席胜 | 凭借着胜利的形势。 |
龙飞凤翥 | 形容笔势雄奇飞动。 |
龙拏虎掷 | 犹言龙争虎斗。 |
静中思动 | 静:平静,静止;动:变动。指在生活平静中希望有所改变。也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就会向动的方向转化。 |
完整无缺 | 十分完整,没有残缺。 |
衣马轻肥 | 穿着轻暖的皮袍,坐着由肥马驾的车。形容生活的豪华。 |
履险若夷 | 见“履险如夷”。 |
慞惶失次 | 慞惶:彷徨疑惧的样子;次:次第,常态。形容惊恐失态 |
星眸皓齿 | 眸:眼珠;皓:白的样子。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比喻美女。 |
荡产倾家 | 指丧失全部家产。 |
一切有情 | 佛教指一切众生。有情,梵语Sattva的意译,旧译为众生。 |
漂泊羁旅 | 漂流异乡,没有一个固定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