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国济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匡正国家,挽救时局。
详细解释
匡正国家,挽救时局。
[郑相国]~,终始一致,文经武纬,何谢古人!◎唐·康骈《剧谈录·凤翔府举兵》
百科解释匡国济时是一个四字成语,释义为匡正国家,挽救时局,出自《隋书》。
出处《隋书·帝纪第一·高祖上》:“匡国济时,除凶拨乱。”唐·李翱《卓异记·三十二年居相位》:“玄龄初与杜如晦为友,属隋室丧乱,未尝不慨然相顾,有匡国济时之心。”
例子[郑相国] 匡国济时,终始一致,文经武纬,何谢古人!唐·康骈《剧谈录·凤翔府举兵》
基础信息
拼音kuāng guó jì shí
注音ㄎㄨㄤ ㄍㄨㄛˊ ㄐ一ˋ ㄕˊ
繁体匡國濟時
感情匡国济时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挽救时局。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释)
- 独一无二(意思解释)
- 明教不变(意思解释)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思解释)
- 力挽狂澜(意思解释)
- 求知若渴(意思解释)
- 胆大心雄(意思解释)
-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意思解释)
- 源清流清(意思解释)
- 穷巷掘门(意思解释)
- 七穿八洞(意思解释)
- 怡然自乐(意思解释)
- 不怕官,只怕管(意思解释)
- 调丝品竹(意思解释)
- 田父野老(意思解释)
- 淆乱视听(意思解释)
- 坚如盘石(意思解释)
- 饭粝茹蔬(意思解释)
- 千万买邻(意思解释)
- 勃然不悦(意思解释)
- 婴城固守(意思解释)
- 楼护唇舌(意思解释)
- 白头迭雪(意思解释)
- 贾虎荀龙(意思解释)
- 昭如日月(意思解释)
- 曳居侯门(意思解释)
- 纤毫毕现(意思解释)
- 枉道速祸(意思解释)
※ 匡国济时的意思解释、匡国济时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傻里傻气 | 形容愚蠢、糊涂的样子。 |
前人种德后人收 | 德:德行。指上辈的人有德行,后辈的人会受到恩惠。 |
前生注定 | 指今生的命运是前生所注定的,无法改变。 |
星流影集 | 集:聚集,会合。像流星飞驰,影子汇聚。形容行动迅速 |
疾恶如仇 | 疾:厌恶;憎恨;恶:指坏人坏事。痛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 |
高飞远翔 | 飞得既高有远。比喻前程远大。 |
承天之祐 | 承:受;祐:保佑。蒙受老天的保祐。 |
冥冥之志 | 冥冥:专默精诚。专默精诚的意志。形容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
敢怒不敢言 | 敢:胆量大;言:说。内心愤怒但不敢说出来。 |
仗气使酒 | 仗:凭借,倚仗;使:放任。指任性发酒疯。 |
轩然霞举 | 像云霞高高飘举。形容俊美潇洒。 |
伯玉知非 |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
各执一词 | 执:坚持。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形容意见不一致。 |
餐风沐雨 | 餐:吃;沐:洗。以风充饥,用雨水洗头。形容旅行或野外生活的艰辛。 |
见事生风 | 形容遇到事情,兴风作浪。 |
课语讹言 | 多嘴多舌,胡言乱语。 |
蚁萃螽集 | 像蚂蚁、螽斯一般集聚。比喻集结者之众多。 |
蹑蹻檐簦 | 谓远行、跋涉。 |
悬鼗建铎 | 语本《淮南子·泛论训》:“禹之时,以五音听治,悬钟鼓磬铎,置鼗,以待四方之士。为号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谕寡人以义者击钟,告寡人以事者振铎,语寡人以忧者击磬,有狱讼者摇鼗。”因以“悬鼗建铎”指听取臣民意见。 |
置之不论 | 置:放着;之:代词。放在那儿不管。 |
终天之慕 | 终天:终身。终生思慕之情。 |
张眉张眼 | 惊惶不安的样子。 |
抚梁易柱 | 抚:用手托着;易:更换。传说商纣王手托屋梁,抽换房柱。形容力大无比。 |
遗篇坠款 | 指散佚的诗文篇章和书画款识。 |
匀红点翠 | 谓涂脂画眉。 |
十六才子 | 古史相传高阳氏有才子八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合称“十六才子”。见《左传•文公十八年》。后用为称颂皇帝的辅佐大臣之典。 |
鱼菽之祭 | 表明祭品的菲薄。借指礼仪不周。 |
聊以塞命 | 姑且应付搪塞﹐算是尽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