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匡国济时匡国济时的意思
kuāngguóshí

匡国济时



匡国济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匡正国家,挽救时局。

详细解释

匡正国家,挽救时局。

[郑相国]~,终始一致,文经武纬,何谢古人!◎唐·康骈《剧谈录·凤翔府举兵》

百科解释匡国济时是一个四字成语,释义为匡正国家,挽救时局,出自《隋书》。

出处《隋书·帝纪第一·高祖上》:“匡国济时,除凶拨乱。”唐·李翱《卓异记·三十二年居相位》:“玄龄初与杜如晦为友,属隋室丧乱,未尝不慨然相顾,有匡国济时之心。”

例子[郑相国] 匡国济时,终始一致,文经武纬,何谢古人!唐·康骈《剧谈录·凤翔府举兵》


基础信息

拼音kuāng guó jì shí

注音ㄎㄨㄤ ㄍㄨㄛˊ ㄐ一ˋ ㄕˊ

繁体匡國濟時

感情匡国济时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挽救时局。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匡国济时的意思解释、匡国济时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连绵起伏 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起伏:高低不平。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
远虑深计 深远的思虑。
怨声载道 载:充满;道:道路。怨恨的声音充塞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的强烈的不满和怨恨。
文人墨客 见“文人墨士”。
浑沦吞枣 整个地吞下枣子。比喻笼统地接受,不加分析,食而不化。
和和睦睦 指相处融洽友好。
如入无人之地 像到了没有人的地方。形容作战勇敢,无人敢阻挡。
十捉九着 比喻很有把握。
独鹤鸡群 一只鹤站在鸡群中。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超群出众。
拂衣而去 形容很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投闲置散 投、置:安放;闲、散:没有事干。指安排在不重要的职位或没有安排工作。
春蚕抽丝 蚕:昆虫名;抽:拔出。形容人的思绪、言谈牵扯无尽。
黔驴技尽 黔:贵州。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及溺呼船 喻祸到临头,求救无及。
擒龙捉虎 擒住老虎捉拿蛟龙。比喻降伏强敌,本领高强。
残丝断魂 残:剩余;断:断绝;魂:魂魄。比喻即将死亡的生命。
窝儿里横 只会在家里耍横发脾气。
丰城剑气 丰城:古地名。比喻有宝剑的地方。
耻居王后 指在文名上耻于处在不及己者之后。
陈旧不堪 不堪:不成样子。形容陈旧得不成样子。
朝歌暮弦 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
椿庭萱堂 椿庭:比喻父亲;萱堂:比喻母亲。指父母双亲。
百里异习 异:不相同;习:风俗习惯。相隔百里远的地方风俗习惯就不同。
小道大成 小道:儒家称礼乐外的学说或技艺。虽是小技艺,却能取得大成就。
简易师范 相当于初中程度的师范学校。主要培养小学师资。
中人之姿 人的相貌中等。形容无特别之处。
以博一粲 犹一笑。
一递一口 彼此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替谈话,互相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