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途灭虢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详细解释
假:借;途: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此乃“~”之计也。虚名收川,实限荆州。◎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
百科解释假途灭虢之战,是春秋初年晋国诱骗虞国借道,一石双鸟,先后攻灭虢、虞两个小国的一次作战。该词曾出现于第三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听写词库。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6回:“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虚名收川,实取荆州。”
例子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虚名收川,实限荆州。(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
基础信息
拼音jiǎ tú miè guó
注音ㄐ一ㄚˇ ㄊㄨˊ ㄇ一ㄝˋ ㄍㄨㄛˊ
繁体叚途滅虢
感情假途灭虢是中性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指用借路的名义而消灭这个国家。
近义词假道灭虢
英语attack the enemy by passing through a common neighbour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物换星移(意思解释)
- 温情密意(意思解释)
- 行走如飞(意思解释)
- 闭合自责(意思解释)
- 挥戈返日(意思解释)
- 仇人相见,分外眼睁(意思解释)
- 过时货(意思解释)
- 心动神驰(意思解释)
- 枯瘦如柴(意思解释)
- 百般奉承(意思解释)
- 扞格不通(意思解释)
- 以义割恩(意思解释)
- 胡作乱为(意思解释)
- 招是揽非(意思解释)
- 夸父逐日(意思解释)
- 轻虑浅谋(意思解释)
- 抛珠滚玉(意思解释)
- 未焚徙薪(意思解释)
- 薰香自烧(意思解释)
- 舞弄文墨(意思解释)
- 寝苫枕土(意思解释)
- 百顺百依(意思解释)
- 撒泼打滚(意思解释)
- 铜山金穴(意思解释)
- 乾纲独断(意思解释)
- 私智小惠(意思解释)
- 身微命贱(意思解释)
- 情窦顿开(意思解释)
※ 假途灭虢的意思解释、假途灭虢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正本溯源 | 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溯:寻找。从根本上整顿和寻找原因。 |
妒贤嫉能 | 忌恨品德、才能比自己好的人。 |
无往不克 | 无论到哪里,没有不胜利的。 |
响彻云表 | 见“响彻云霄”。 |
遗臭千年 | 同“遗臭万载”。 |
中馈犹虚 | 指没有妻子。 |
杨雀衔环 |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东汉弘农人杨宝少时救了一只黄雀,后有一黄衣童子送白环四枚相报,谓当使其子孙显贵,位登三公。后因以“杨雀衔环”为报恩典实。 |
琐尾流离 | 琐尾:细小时美好;流离:枭的别名。枭细小时怪可爱,长大后却非常丑恶。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 |
内外夹击 | 夹:从两方面来的。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
逢山开路,遇水迭桥 | 逢:遭逢,遇见;迭:一层加上一层。遇到山则打通道路,遇见水则架起桥梁。比喻不畏艰险,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
褒贤遏恶 | 褒:褒奖,称赞;遏:抑止,阻止。赞扬贤良,阻止邪恶。 |
马去马归 | 据《淮南子·人间训》载,边塞老翁失马,人以为祸,结果其马领胡人骏马同归,人皆贺之,而其子却因骑马摔伤致残,乡人吊之,不料胡人入塞,边塞丁壮战死者十九,其子却因腿跛而全。后因以“马去马归”喻世事多变,得失无常。 |
破玉锤珠 | 碎美玉毁明珠。比喻能人死去。 |
九阍虎豹 | 同“九关虎豹”。 |
曲意逢迎 | 违背自己心意讨好别人。 |
睹影知竿 | 睹:见;竿:竹竿。看见竹竿的影子就知道竹竿的长短曲直。比喻从侧面烘托可以显示事物。 |
描写画角 | 比喻无中生有。 |
隐鳞戢羽 | 见“隐鳞戢翼”。 |
敛后疏前 | 语本《司马法·定爵》:“凡陈,行惟疏,战则密。”《尉缭子·兵令上》:“陈以密则固,锋以疏则达”。谓列阵周密则牢固,前锋队形疏朗则利于战斗。后世将我国古代这一陆战列阵原则概括成“敛后疏前”四字。 |
穷思竭想 | 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
蝇声蛙噪 | 苍蝇、青蛙无休止地叫。比喻低劣的、无病呻呤的诗文。 |
金碧荧煌 | 同“金碧辉煌”。 |
穿花纳锦 | 以穿纱的方法做成的刺绣花样。 |
高自标誉 | 见“高自标置”。 |
四仰八叉 | 四肢伸展而仰卧的样子 |
亡国富库 | 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
锦被一床 | 比喻请求别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庇护。 |
回旋进退 | 回旋:盘旋,转动;进退:前进和后退。在前进和后退过程中转动。比喻事情可以变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