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途灭虢的成语故事


假途灭虢

拼音jiǎ tú miè guó

基本解释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6回:“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虚名收川,实取荆州。”


暂未找到成语假途灭虢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假途灭虢)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痛痛快快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依我看来,泰山是五岳之一,既然来到此地,索兴痛痛快快的逛一下子。”
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意气轩昂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6卷:“我见这人身虽寒俭,意气轩昂,模样又好。”
熙来攘往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只见这弄堂里面,熙来攘往,毂击肩摩;那出进的轿子,更觉络绎不绝。”
气度不凡 王朔《空中小姐》:“我那时的确也有些气度不凡。”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宋·岳珂《徐铉入聘》:“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耶!”
巧偷豪夺 宋·苏轼《次韵米芾二王书跋尾》诗:“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不藏不掖
磨墨吮毫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0回:“各生童磨墨吮毫,发笔快的,早已有了破题、承题、小讲。”
黄衣使者 唐·白居易《卖炭翁》:“黄衣使者白衫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