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首戴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举:抬起;戴目:仰视的样子。形容望着远处而有所期待或殷切期待。
详细解释
抬头仰望。谓期待殷切。宋王安石《上田正言书》二:“天下舉首戴目,屬心執事者,難以一二計。”宋王安石《上田正言书》二:“使天下舉首戴目者,盈其願而退。”
出处宋·王安石《上田正言书》:“天下举首戴目,属心执事者,难以一二计。”
基础信息
拼音jǔ shǒu dài mù
注音ㄐㄨˇ ㄕㄡˇ ㄉㄞˋ ㄇㄨˋ
繁体舉首戴目
感情举首戴目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肝胆欲碎(意思解释)
- 贵古贱今(意思解释)
- 气冲牛斗(意思解释)
- 貊乡鼠壤(意思解释)
- 伶仃孤苦(意思解释)
- 纳贡称臣(意思解释)
- 枯鱼病鹤(意思解释)
- 杵臼之交(意思解释)
- 利令志惛(意思解释)
- 淫朋狎友(意思解释)
- 披发入山(意思解释)
-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意思解释)
- 呆如木鸡(意思解释)
- 任贤使能(意思解释)
- 寒酸落魄(意思解释)
- 长虑却顾(意思解释)
- 情面难却(意思解释)
- 胼胝之劳(意思解释)
- 三千珠履(意思解释)
- 短中取长(意思解释)
- 心旷神飞(意思解释)
- 益寿延年(意思解释)
- 食不求饱(意思解释)
- 腹中甲兵(意思解释)
- 雍门鼓琴(意思解释)
- 仙乎仙乎(意思解释)
- 四海晏然(意思解释)
- 善男善女(意思解释)
※ 举首戴目的意思解释、举首戴目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作乱犯上 | 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
十拿九稳 | 形容很有把握;十分可靠。 |
显而易见 | 显:明显。很明显;极容易看清。 |
拍马屁 | 向人谄媚奉承。 |
切齿腐心 | 切齿:咬紧牙齿;腐心:形容心中极恨。形容愤恨到极点。 |
渊源有自来 | 有根据,有来源。 |
心惊胆怕 | 内心惊惧害怕。 |
下眼相看 | 指瞧不起人。 |
惭凫企鹤 | 比喻惭愧自己的短处,羡慕别人的长处。 |
诚心正意 | 诚:真诚。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亦作“诚心诚意”。 |
改途易辙 | 改变行车轨道,另走一条路。比喻改变方向、目标或做法。同“改辙易途”。 |
赧颜汗下 | 赧:因羞愧而脸红。颜:面容。形容羞愧到极点。 |
精悍短小 | 悍:勇敢。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也形容文章、言论等简短有力。 |
有声无气 | ①形容人气息奄奄。②形容说话无精打采。 |
钻头觅缝 | 比喻到处寻找门路。 |
铸成大错 | 铸造一把大锉刀。借指造成大错误。错:错刀;古代币名。 |
虎视鹰瞵 | 瞵:注视。像老虎和老鹰扑食那样贪婪、凶残地盯着 |
杀鸡吓猴 | 杀掉鸡来吓唬猴子。比喻惩罚一个;警戒其余。 |
开来继往 | 继承前人的事业,并为将来开辟道路。 |
不舍昼夜 | 舍:放弃。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
保家卫国 | 保卫家乡和祖国。 |
见善若惊 | 善:善良,美好;惊:震动。看见好人好事就会受到震动。 |
虚应故事 | 照例应付,敷衍了事。 |
竹林之游 | 指晋朝名士嵇康与阮籍、向秀、刘伶、阮咸、山涛、王戎等人常于竹林之下宴集、赏游。比喻所谓无视名利的君子之交。 |
潜鳞戢羽 | 谓隐藏形迹。 |
五尺竖子 | 同“五尺之童”。 |
攀葛附藤 | 比喻拉拢关系,趋附权势。 |
得之若惊 | 趋之若骛为“趋之若鹜”之误写,正确应是“趋之若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