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竹林之游竹林之游的意思
zhúlínzhīyóu

竹林之游



竹林之游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晋朝名士嵇康与阮籍、向秀、刘伶、阮咸、山涛、王戎等人常于竹林之下宴集、赏游。比喻所谓无视名利的君子之交。

详细解释

指魏晋间阮籍、嵇康等七人在竹林的宴游。

《晋书·王戎传》:“﹝戎﹞尝经黄公酒壚下过,顾谓后车客曰:‘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酣畅於此,竹林之游亦预其末。自嵇阮云亡,吾便为时之所羈紲,今日视之虽近,邈若山河!’”亦省作“竹林游”。唐储光羲《仲夏饯魏四河北觐叔》诗:“东篱摘芳菊,想见竹林游。”参见“竹林七贤”。

谓以竹制麻将牌博戏。

钱化佛《攻宁记》三:“联军先锋队占领了石头城,于是大家都兴奋起来,先闯进马群营内,戍卒完全逃去……桌子上尚有凌乱的麻雀牌,可知被围攻的时候,他们满军犹好整以暇,正在做竹林之游哩。”

竹林之游[zhúlínzhīyóu]

    本指竹林七贤常于竹林之下游集。见晋书.卷四十九.嵇康传。后用以比喻亲密的友谊或淡泊名利的君子之交。

竹林之游[zhúlínzhīyóu]

    本指竹林七贤常于竹林之下游集。

    见《晋书.卷四九.嵇康传》。后用以比喻亲密的友谊或淡泊名利的君子之交。

    出处《晋书·嵇康传》:“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


    基础信息

    拼音zhú lín zhī yóu

    注音ㄓㄨˊ ㄌ一ㄣˊ ㄓ 一ㄡˊ

    繁体竹林之遊

    感情竹林之游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竹林之游的意思解释、竹林之游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卑鄙无耻 形容人品德卑下;粗鄙;毫无廉耻。
漫无边际 漫:不受约束;随便;边际:边缘;界限。大水广阔;一望无际。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或指谈话、写文章等没有中心;离题很远。也作“茫无边际、渺无边际。”
春和景明 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
冷血动物 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动物。比喻缺乏感情、对人对事冷漠的人。
不闻不问 闻:听。不听也不问。形容对有关的事情不关心;不过问。也作“不问不闻”。
不知所以 所以:所由;原故。不知道原故;为什么会是这样。形容人不明原故;感到意外。
狗尾续貂 貂尾不够;就用狗尾来补充。貂:指古代皇帝侍从官员用作帽饰的貂尾。原讽刺所封官爵太滥;后比喻用次品续在珍品之后。多指后来续写的文学作品不如原来的好。
务去陈言 务:务必;陈言:陈旧的言辞。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走下坡路 下坡路:由高处通向低处的道路。比喻向衰落或坏的方向发展。
堆山积海 形容东西极多。
志在四海 犹志在四方。
删繁就简 删:除去。就:趋向。去掉繁杂部分;使它趋于简明。
攧手攧脚 犹言跌跌撞撞。
持枪实弹 持:握。手握钢枪,子弹上膛。形容全副武装,准备战斗。
彼唱此和 比喻一方倡导,另一方效仿。
愆德隳好 愆:过失;隳:毁坏。损害道义,破坏友好。指破坏了道义原则和友好关系。
褎然居首 褎然:出众的样子。出众,超出同辈而居首席。
旱魃拜夜叉 旱魃: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夜叉:能啖鬼或捷疾鬼。指坏人相互勾结狼狈为奸。
花簇锦攒 形容五色缤纷、繁盛艳丽的景象。同“花攒锦簇”。
衣食税租 指居官食禄。同“衣租食税”。
明扬侧陋 侧陋:之地位低下而才德兼备的贤人。明察荐举出身微贱而德才兼备的人。
市不二价 指买卖公道,不相欺诈。形容社会风气好。同“市无二价”。
怨女旷夫 指没有配偶的成年男女。
洞中肯綮 观察敏锐,言论能掌握问题的关键处。
劈哩叭啦 象声词。
傻不楞登 形容愚蠢﹑糊涂的样子。
高头骏马 指体形高大健壮的好马。
百不得一 一百个里面也得不到一个。形容人或物的难得或所得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