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缊举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同“束缊请火”。
百科解释束缊举火,汉语成语,拼音是shùyūnjǔhuǒ,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同“束缊请火”。出自《吕季臣诗》。
出处清·钱谦益《吕季臣诗序》:“国破家亡,年衰岁暮,束缊举火,轹釜待炊,季臣意殊安之。”
基础信息
拼音shù yūn jǔ huǒ
注音ㄕㄨˋ ㄩㄣ ㄐㄨˇ ㄏㄨㄛˇ
繁体束緼舉火
感情束缊举火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求人。
近义词束缊还妇、束蕴乞火、束缊请火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人尽其才(意思解释)
- 崇山峻岭(意思解释)
- 瞒神唬鬼(意思解释)
- 止谤莫若自修(意思解释)
- 九合一匡(意思解释)
- 放马后炮(意思解释)
- 杳无影响(意思解释)
- 擒贼先擒王(意思解释)
- 恃才傲物(意思解释)
- 鹬蚌相危(意思解释)
- 所向克捷(意思解释)
- 江河日下(意思解释)
- 言信行直(意思解释)
- 胸中垒块(意思解释)
- 莫可名状(意思解释)
- 着三不着两(意思解释)
- 威武雄壮(意思解释)
- 一丝两气(意思解释)
- 进退狐疑(意思解释)
- 持禄养交(意思解释)
- 椎心饮泣(意思解释)
- 人中豪杰(意思解释)
- 趋势附热(意思解释)
- 圭角岸然(意思解释)
- 腹中鳞甲(意思解释)
- 重农轻商(意思解释)
- 失怙之痛(意思解释)
- 一牢永定(意思解释)
※ 束缊举火的意思解释、束缊举火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老老实实 | 指为人诚实、本份。 |
义无反顾 | 义:宜;应该做的事;反顾:回头看。做正当合理的事;只有上前的事;绝不回头。 |
哀哀父母 | 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
恰如其分 | 恰:恰好;分:分寸。合适的界限。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
珠圆玉润 | 像珍珠那样浑圆;像美玉那样润泽。形容皮肤、歌喉;文笔等圆润而富有光彩。润:润滑;光滑。 |
巧妇做不得无面馎饦 | 馎饦:汤饼。如果没有米面,最灵巧的媳妇也做不出饭食来。比喻缺乏必要的条件,事情不可能做到。 |
亲如手足 | 手足:指兄弟。像兄弟一样的亲密。 |
嚎天动地 | 大声哭叫。形容极端悲痛。 |
废奢长俭 | 废:停止;长:崇尚。摒弃奢华,崇尚俭朴。 |
联篇累牍 | 形容文字冗长而繁琐。 |
弹丝品竹 | 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
大家小户 | 大家:大户人家;小户:地位低微的人。指各种社会地位的人。 |
千形一貌,百喙一声 | 喙:鸟嘴。形容众口一辞或文章模式划一 |
季友伯兄 | 比喻交情深,义气重。 |
万壑千岩 | 形容峰峦、山谷极多。 |
踵足相接 | 同“踵趾相接”。 |
追本溯源 | 追究根本;探索源头(本:根本;溯:追穷;探求)。比喻追寻根源。 |
一命鸣呼 | 指死亡。常含幽默诙谐意味。 |
北鄙之声 | 指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 |
矢口猖言 | 矢口:信口,随口;猖言:狂言。信口胡说。 |
相帅成风 | 层层影响成为风气。帅,同“率”。 |
形容枯槁 | 身体瘦弱;精神萎靡;面色枯黄。枯槁:枯萎;枯干。 |
飞谋钓谤 | 亦作“飞谋荐谤”。以流言蜚语阴相攻讦。 |
抱火寝薪 | 抱火:捧着火种;寝薪:睡在柴草堆上。比喻危机潜伏,人安于险境而不自知。也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
百谋千计 | 犹千方百计。 |
智识分子 | 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如科学工作者﹑教师﹑医生﹑记者﹑工程师等。 |
咏絮之才 | 源出东晋才女“谢道韫”,形容女子特别有才华,富有智慧。 |
箪食与饿 | 为用箪盛饭给与饥饿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