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首顿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摇着头,跺着脚。非常懊恼或惋惜的神态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摇首顿足曰:‘此人见识胜吾十倍,今不除之,必为我国之祸!”
基础信息
拼音yáo shǒu dùn zú
注音一ㄠˊ ㄕㄡˇ ㄉㄨㄣˋ ㄗㄨˊ
繁体摇首頓足
感情摇首顿足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状语;指懊悔的神态。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喜新厌旧(意思解释)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方生方死(意思解释)
- 黄发鲐背(意思解释)
- 一言一行(意思解释)
-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意思解释)
- 棋逢对手(意思解释)
- 瘅恶彰善(意思解释)
- 闲鸥野鹭(意思解释)
- 正冠李下(意思解释)
- 不哑不聋(意思解释)
- 民脂民膏(意思解释)
- 沟深垒高(意思解释)
- 管鲍之好(意思解释)
- 晦盲否塞(意思解释)
- 朗若列眉(意思解释)
- 披红挂彩(意思解释)
- 瑶草奇花(意思解释)
- 镂金错采(意思解释)
- 万代之业(意思解释)
- 鹤困鸡群(意思解释)
- 穷理居敬(意思解释)
- 周回陶钧(意思解释)
- 银角桃枝(意思解释)
- 一人私言(意思解释)
- 野鸟入庙(意思解释)
- 呼昼作夜(意思解释)
※ 摇首顿足的意思解释、摇首顿足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东倒西歪 | 歪歪倒倒的。形容站立不稳;或位置不正;倾斜欲倒的样子。也形容杂乱无章。 |
糜躯碎首 | 指粉身碎骨。 |
零碎不全 | 指细碎不周全的事物等。 |
奇形异状 | 亦作“奇形怪状”。奇异的形状。 |
饮冰吞檗 | 见“饮冰食蘖”。 |
自新之路 | 罪犯自己改正错误,重新做人的出路。 |
敲边鼓 | 比喻从旁帮腔或助势。 |
造次颠沛 | 流离失所,生活困顿。 |
意气自若 | 自若:不改常态,还像原来的样子。神情自然如常。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亦作“意气自如”。 |
鸣雁直木 | 古人认为雁随阳而处,木随阳而直。比喻良才。 |
瘦骨穷骸 | 骸:身体。形容年老瘦弱的身躯。 |
高枕无虞 | 垫高了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平安无事,不用担忧。 |
林下高风 | 同“林下风气”。 |
卖履分香 | 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 |
惊心惨目 | 眼见之后内心震动,感到悲惨。 |
引以为耻 | 以此事为自己的羞耻。 |
慎小谨微 | 对细小的事也小心对待。 |
更仆难尽 | 同“更仆难数”。 |
知荣守辱 | 守:安于。虽然知道怎样可得到荣誉,却安于受屈辱的地位。 |
略无忌惮 | 毫无畏惧。形容非常放肆。 |
鼎食钟鸣 | 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
巾帼丈夫 | 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有大丈夫气慨的女子。 |
知安忘危 | 只知道过太平日子而忘记了危险的时候。 |
丫丫叉叉 | 枝丫杂乱交叉的样子。 |
喜收希和 | 象声词。簸米的声音。 |
喑恶叱咤 | 意思是形容厉声怒喝,引申为使人震慑。 |
一力当先 | 一力:独力。一个人独自负责。 |
降跽谢过 | 下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