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莸异器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薰莸:香草和臭草。香草和臭草不能收藏在同一个器皿里。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
详细解释
出自《孔子家语·观思》:“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
出处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新旧唐书》:“凡作史者,美恶必宜别卷,所以类族辨物,使薰莸异器,阅者一览可知。”
基础信息
拼音xún yóu yì qì
注音ㄒㄨㄣˊ 一ㄡˊ 一ˋ ㄑ一ˋ
感情薰莸异器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薰莸不同器
反义词薰莸同器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不二法门(意思解释)
- 溜须拍马(意思解释)
- 大吃一惊(意思解释)
- 解衣卸甲(意思解释)
- 鸟惊鱼溃(意思解释)
- 小小不言(意思解释)
- 好骑者堕(意思解释)
- 闻风破胆(意思解释)
- 洪炉点雪(意思解释)
- 辩口利舌(意思解释)
- 风花雪月(意思解释)
- 荆笔杨板(意思解释)
- 水月镜像(意思解释)
- 殃及池鱼(意思解释)
- 兄弟怡怡(意思解释)
-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意思解释)
- 龙胡之痛(意思解释)
- 溜之乎也(意思解释)
- 国富民强(意思解释)
- 心长力短(意思解释)
- 存亡安危(意思解释)
- 凤皇于飞(意思解释)
- 咬牙恨齿(意思解释)
- 随乡入俗(意思解释)
- 蝇头细字(意思解释)
- 欲盖名彰(意思解释)
- 飘零蓬断(意思解释)
- 劳而不获(意思解释)
※ 薰莸异器的意思解释、薰莸异器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拂袖而归 | 拂袖:甩袖子,表示意志已决。指毫无留恋,回到家乡归隐。 |
猫鼠同处 | 见“猫鼠同眠”。 |
泥古拘方 | 拘守成规、旧说而不知变通。 |
五里雾中 | 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
杀人灭口 | 杀害证人以毁灭口供。 |
戴盆望天 | 头上顶着盆子看天。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愿望不可能达到。 |
于心不忍 | 指对某人或处理某事物心存怜悯。 |
魏紫姚黄 | 魏紫:千叶肉红牡丹,出于魏仁溥家;姚黄:千叶黄花牡丹,出于姚氏民家。原指宋代洛阳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后泛指名贵的花卉。 |
无边风月 | 无边:无限;岁月:风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死后影响深广。后形容无限的美好风景。 |
矢死无贰 | 矢:通“誓”;贰:二心。誓死不怀二心。 |
知其一未知其二 | 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
绵言细语 | 绵:柔软。绵言:柔和的语言。细语:低细的语句。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 |
见善若惊 | 善:善良,美好;惊:震动。看见好人好事就会受到震动。 |
敌王所忾 | 谓把天子所痛恨的人作为自己的敌人而加以讨伐。 |
传风扇火 | 犹扇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
重关击柝 | 见“重门击柝”。 |
神到之笔 | 犹言神来之笔。 |
乐事劝功 | 谓乐于从事所业,努力获得成效。 |
长安少年 | 旧指都城里豪奢轻狂的贵家子弟。 |
铺谋定计 | 犹言设谋用计。 |
韬神晦迹 | 谓隐藏踪迹。 |
岁在龙虵 | 见“岁在龙蛇”。 |
脱骨换胎 | 道教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脱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
张机设阱 | 张:设网捕捉;机:机关;阱:陷阱。军事上设立机关,布里陷阱,捕捉敌人。指设置暗障,陷害别人。 |
胁不沾席 | 形容佛教徒勤苦修行。语本波栗湿缚尊者(胁尊者)勤修苦行,终不以胁至席的故事。见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 |
诈取豪夺 | 用欺骗的手段或武力夺取。 |
韫匵藏珠 | 将珠宝收藏在匣子里。比喻怀才退隐。 |
恢奇多闻 | 形容人壮伟杰出,见多识广,不同寻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