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不沾席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佛教徒勤苦修行。语本波栗湿缚尊者(胁尊者)勤修苦行,终不以胁至席的故事。见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
详细解释
形容佛教徒勤苦修行。
百科解释胁不沾席,成语,形容佛教徒勤苦修行。
出处语出波栗湿缚尊者(胁尊者)勤修苦行,终不以胁至席的故事。见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
基础信息
拼音xié bù zhān xí
注音ㄒ一ㄝˊ ㄅㄨˋ ㄓㄢ ㄒ一ˊ
繁体脅不沾蓆
感情胁不沾席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作贼心虚(意思解释)
- 乐而不淫(意思解释)
- 吃苦耐劳(意思解释)
- 开阔眼界(意思解释)
- 此地无银三百两(意思解释)
- 拈花惹草(意思解释)
- 出洋相(意思解释)
- 腾云驾雾(意思解释)
- 六韬三略(意思解释)
- 桑落瓦解(意思解释)
- 辞严义正(意思解释)
- 傲霜枝(意思解释)
- 屈谷巨瓠(意思解释)
- 稀汤寡水(意思解释)
- 逐臭之夫(意思解释)
- 冢木已拱(意思解释)
- 水中捉月(意思解释)
- 成群集党(意思解释)
- 英雄难过美人关(意思解释)
- 犀燃烛照(意思解释)
- 槌牛酾酒(意思解释)
- 分茅胙土(意思解释)
- 窜入云霄(意思解释)
- 鯨吞蠶食(意思解释)
- 霸闰之朝(意思解释)
- 盈车之鱼(意思解释)
- 掩胳埋胔(意思解释)
- 康了之中(意思解释)
※ 胁不沾席的意思解释、胁不沾席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发号施令 |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
亡猿祸木 | 《渊鉴类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历中,有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杀之。中一老猴忽跃去近邻一家纵火焚屋。里人惧,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脱去。”后因以“亡猿祸木”喻欲损人反而害己的行为。 |
万事如意 | 如意:符合心意。一切都符合心意,很顺利。 |
木心石腹 | 犹木人石心。 |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 指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 |
涸辙之鲋 | 涸:水竭;干涸;辙:车轮的迹;鲋:鲫鱼。指干涸车辙里的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助的人。 |
形影相对 | 同“形影相吊”。 |
清清爽爽 | 指整洁干净或清新凉爽。 |
唇敝舌腐 | 犹唇焦舌敝。 |
摆尾摇头 | 摆动头尾,形容喜悦或悠然自得的样子。 |
观化听风 | 谓希望看到良好的政治教化。 |
巧言令色 | 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用花言巧语和谄媚的态度讨好于人。 |
有酒胆,无饭力 | 有借着喝酒显示出来的胆量,在平常的生活中则没有勇力。指只有一时冲动的勇气。 |
揪辫子 | 抓辫子。比喻抓住对方的短处、缺点作为把柄。 |
穷不失义 | 义:礼义。虽然穷困,但不失礼义。 |
瞻予马首 | 看我马头,指听我的指挥,跟着行事。 |
流言飞文 | 犹言流言蜚语。 |
不觉技痒 | 技:技艺。指具有某种技能的人,一遇机会,便情不自禁地想表现一下。 |
逾淮为枳 | 逾:越过;枳:枸橘。指橘树过了淮河就变成了枳树。比喻事物的状况随环境而改变。 |
国安民泰 | 安:安定;泰:平安。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
道尽途殚 | 同“道尽涂穷”。 |
眉梢眼角 | 指面部的细微表情。 |
绝少分甘 | 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 |
失精落彩 | 指没精打彩。 |
括囊守禄 | 括囊:扎紧口袋,比喻谨慎不说话;守禄:保住禄位。指大臣不敢进言,只图保住禄位。 |
操觚染翰 | 觚,木简;翰,长而硬的鸟羽。指写作。 |
嗐声叹气 | 犹言唉声叹气。因烦闷或伤感而叹息。 |
汤池之固 | 像金城汤池那样牢不可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