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壤鼓腹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原谓人民吃得饱,有余闲游戏。后用为称颂太平盛世之典。
出处《庄子 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例子《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佑三年》:“为致治之本,使政令平简,民人熙洽,海内击壤鼓腹以歌太平。”
基础信息
拼音jī rǎng gǔ fù
注音ㄐ一 ㄖㄤˇ ㄍㄨˇ ㄈㄨˋ
繁体撃壤皷腹
感情击壤鼓腹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太平盛世。
近义词鼓腹击壤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象齿焚身(意思解释)
- 温柔乡(意思解释)
- 天生地设(意思解释)
- 孀妻弱子(意思解释)
- 含恨九泉(意思解释)
- 豆萁相煎(意思解释)
- 呵壁问天(意思解释)
- 柔而不犯(意思解释)
- 云迷雾锁(意思解释)
- 自相残害(意思解释)
- 局天促地(意思解释)
- 玩日愒时(意思解释)
- 鸢飞戾天(意思解释)
- 整本大套(意思解释)
- 目怔口呆(意思解释)
- 失之东隅(意思解释)
- 不入兽穴,不得兽子(意思解释)
- 忠孝不并(意思解释)
- 楚云湘雨(意思解释)
- 望风承旨(意思解释)
- 邻女窥墙(意思解释)
- 朝施暮戮(意思解释)
- 肃然无声(意思解释)
- 三日曲水(意思解释)
- 丸药膏丹(意思解释)
- 慌慌促促(意思解释)
- 一双两美(意思解释)
- 务农息民(意思解释)
※ 击壤鼓腹的意思解释、击壤鼓腹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祝哽祝噎 |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
虚与委蛇 | 待人处事没有真心诚意;只在表面敷衍应酬。虚:表面的;委蛇:随便应顺;敷衍。 |
假仁假义 | 假:虚假;仁:仁爱;义:道义。指假装的仁义道德。 |
虚度年华 | 白白地度过年岁。虚:指没有收获、成就。 |
危言耸听 | 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耸听:使人听了吃惊;危言:使人吃惊的话。 |
连篇絫幅 | 同“连篇累牍”。 |
道路藉藉 | 藉藉:杂乱众多的样子。形容社会上纷纷互相传告。 |
发纵指使 | 操纵指挥。亦作“发踪指使”。 |
常备不懈 | 常:时常;备:防备;准备;懈:懈怠;放松。时常准备着;从不松懈。形容警惕性高。 |
齿豁头童 | 齿缺发秃。指老态。 |
异路同归 | 通过不同的道路,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
十风五雨 | 十天一刮风,五天一下雨。形容风调雨顺,气候适宜。 |
人不知,鬼不觉 | 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没有被人发觉。 |
熊罴入梦 | 旧时用于祝人生子。 |
戕身伐命 | 伤害身体。 |
遮羞包丑 | 指掩盖感到羞耻和丑陋的东西。 |
西颦东效 | 西施捧心、东施效颦。比喻以丑陋学美好而愈显其丑。 |
朝行夕改 | 朝:早晨。早晨颁布的政令晚上就更改。形容政令无常,局势混乱。 |
赏罚信明 | 同“赏罚分明”。 |
游戏翰墨 | 见“游戏笔墨”。 |
七孔八洞 | 窟窿很多,十分破烂的样子。 |
托物寓兴 | 假借外物寄托情致。 |
切骨之寒 | 切骨:彻骨,渗透到骨头里。形容冷得刺骨。 |
国已不国 | 国家将无法维持下去了。指国家的局势很坏,有亡国的危险。 |
幡然醒悟 | 形容迅速而彻底地认识到过错而悔改醒悟。 |
一介野生 | 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
眼饱肚饥 | 眼睛看个够,肚子依然饿得慌,比喻只能饱饱眼福,不解决实际问题。 |
趋名逐利 | 自私自利,只追求个人的名誉和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