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失之东隅失之东隅的意思
shīzhīdōng

失之东隅



失之东隅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早上丢失了(晚上又收回来);比喻开始失败(最后取得成功)。

详细解释

意思是为时不晚。

但是~,还可以收之桑榆,亡羊补牢,还未为晚。◎孙中山《党员不可存心做官发财》

百科解释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释义: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比喻为时不晚解释东隅:日出东方,故以东隅指早晨。也指东方。桑榆:傍晚日影落在桑榆树梢,指黄昏·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后喻在某一面有所失败,但在另一面有所成就,常用此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汉刘秀即位为光武帝后,派大将冯异率军西征,敉平赤眉军。赤眉佯败,在回溪之地大破冯军。冯异败回营寨后,重召散兵,复使人混入赤眉,然后内外夹攻,在崤底之地大破赤眉。事后,汉光武帝刘秀下诏奖之,谓冯异初虽在回溪失利,但终能在渑池获胜。可谓在此先有所失,后在彼终有所得,当论功行赏,以表战功。用法偏正式;作分句;常与“收之桑榆”连用示例孙中山《党员不可存心做官发财》:“但是~,还可以收之桑榆,亡羊补牢,还未为晚。”近义词有得有失、塞翁失马反义词得不偿失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例子但是失之东隅,还可以收之桑榆,亡羊补牢,还未为晚。孙中山《党员不可存心做官发财》


基础信息

拼音shī zhī dōng yú

注音ㄕ ㄓ ㄉㄨㄥ ㄩˊ

繁体失之東隅

正音“隅”,不能读作“ǒu”。

感情失之东隅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分句;常与收之桑榆连用。

辨形“隅”,不能写作“于”。

近义词有失有得

反义词得不偿失

英语suffer a loss in one plac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失之东隅的意思解释、失之东隅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胸无大志 心里没有远大志向。
服气吞露 服气:导引之术,即气功。指修炼道术。
堂而皇之 形容公然毫不隐讳地(多含贬义)。
异乎寻常 异:不同;寻常:平常 。不同于平常。
望子成名 望:盼望,希望。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有名声有地位的人物。
辽东豕 辽东:地名,今辽宁省辽河以东;豕:猪。比喻知识浅薄,少见多怪。
曾无与二 独一无二,没有比得上的。
暗礁险滩 暗礁:隐没在水中的岩石;险滩:水流湍急的地方。比喻隐藏的祸患和危险。
瓶罄罍耻 ①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彼此利害一致。②形容物伤其类。
迭嶂层峦 嶂:形势高险像屏障的山。层:重。峦:就是连着的山。形容山峦重叠,连绵不断。
锣鼓喧天 喧:声音大。锣鼓的声音震天响。用敲锣打鼓来表示喜庆的意思。
离娄之明 离娄:古代人名,视力很好。比喻视力极好。
力透纸背 力:笔力。透:穿过。形容书法遒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的背面。也比喻文学作品立意深刻或刻画人物极有功力。
暗室欺心 在黑暗的屋子里昧着良心做坏事。指偷偷地做坏事。
自刽以下 刽:西周时的诸侯国名。从刽以下的乐曲就不加评论。比喻从某某以下就不值得一提。
闲言长语 议人长短的唠叨话。
马毛蝟磔 蝟,同“猬”。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
东窜西跳 跳来跳去。
诡状异形 诡:怪异。奇特怪异的形状。
袭衣兼食 袭:全套衣服;兼:加倍。成套衣服,多盘菜肴。比喻生活富裕。
妆模作样 故意做样子给人看。
装虚作假 耍弄虚假的一套来欺骗人。
邓攸无子 晋邓攸,字伯道永嘉中为石勒所俘,后逃至江南。南逃时,步行,担其儿及侄儿,度不能两全,乃弃子全侄。后竟无子,卒以无嗣。时人义而哀之,为之语曰:'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见《晋书.良吏传.邓攸》。后以'邓攸无子'谓无子嗣。
八千卷楼 清杭州丁国典藏书楼名。
牂羝不辨 形容愚昧无知。牂,母羊;羝,公羊。
彰徨不定 游移:犹豫。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以劳击逸 意思是用疲劳的军队去进攻精锐的敌人。
推锋争死 指冲锋陷阵,争先恐后,不怕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