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五石六鹢五石六鹢的意思
shíliù

五石六鹢



五石六鹢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语出《公羊传·僖公十六年》:“霣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曷为先言霣而后言石?霣石记闻,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曷为先言六而后言鹢?六鹢退飞,记见也,视之则六,察之则鹢,徐而察之则退飞。”后用以比喻记述准确或为学缜密有序。

详细解释

百科解释出处:语出《公羊传·僖公十六年》:“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曷为先言陨而後言石?陨石记闻,闻其嗔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是月者何?仅逮是月也。何以不日?晦日也。晦则何以不言晦?《春秋》不书晦也。朔有事则书,晦虽有事不书。曷为先言六而後言鹢?六鹢退飞,记见也,视之则六,察之则鹢,徐而察之则退飞。五石六鹢,何以书?记异也。外异不书,此何以书?为王者之後,记异也。”《谷梁传·僖公十六年》:“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先陨而后石何也?陨而后石也。于宋四竟之内曰宋。后数,散辞也。耳治也。是月,六儿?退飞过宋都。是月也,决不日而月也。六儿?退飞过宋都,先数,聚辞也,目治也。子曰:石,无之物,儿?,微有之物。石无,故日之;儿?微有之物,故月之。君子之于物,无所苟而已。石、鶂且犹尽其辞,而况于人乎?故五石六儿?之辞不设,则王道不亢矣。”

出处《公羊传·僖公十六年》:“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

例子宋·彭乘《墨客挥犀》第七卷:“古人于小诗用意精深如此,况其大者乎,盖其学问渊源,有五石六鹢之旨。”


基础信息

拼音wǔ shí liù yī

注音ㄨˇ ㄕˊ ㄌ一ㄡˋ 一

繁体五石六鷁

感情五石六鹢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五石六鹢的意思解释、五石六鹢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卑以自牧 指以谦卑自守。
母慈子孝 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淡泊明志 淡泊:生活俭朴;不追求名利;过宁静俭朴的生活以此表示自己的志趣。
肉袒牵羊 牵羊:牵着羊,表示犒劳军队。古代战败投降的仪式。
惝恍迷离 惝恍:也作:“惝况”,失意的样子。迷离:模糊不清。指茫然若失而模糊不清的样子。
无巧不成话 比喻事情十分凑巧。同“无巧不成书”。
雕虫小事 犹言雕虫小技。
象形夺名 夺:决定。依照事物的形态特征来决定它的名称。
引重致远 引:牵挽;致:达到。指负载沉重而可以到达远方。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天地,做出宏伟的业绩。
言者无罪 言者:说话的人。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
冠上履下 比喻上下分明,尊卑有别。
心如金石 犹心如铁石。
睡眼朦胧 朦胧:模糊不清。形容双眼模糊不清的样子。
调朱弄粉 调弄脂粉,打扮妆饰。
问一答十 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
矢志不屈 矢:通“誓”;屈:屈服。立志决不屈服。
忑忑忐忐 心神不安,胆怯。
朱楼绮户 富丽华美的楼阁。
囿于见闻 拘泥于所见所闻。
精贯白日 形容极端忠诚。
穿穴逾墙 穿:凿通;逾:越过。指穿洞翻墙的偷窃行为。
修身立节 提高自己品德修养,树立高尚节操。
闭口不谈 紧闭着嘴不说话或谈论秘密。
损人安己 损人利己。
幡然悔悟 思想转变很快,彻底悔悟
随近逐便 就近,图方便。
察言观行 指考察其言行以知人。
隐恶扬美 隐:隐匿;扬:宣扬。不谈人的坏处,只宣扬人的优点和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