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不识之无 识: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十拿九稳 形容很有把握;十分可靠。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比喻心情不安。
骄奢淫佚 同“骄奢淫逸”。
无耻之徒 不知耻辱或不要脸的人。
不可偏废 偏废:偏重这个放弃了那个。指对相互关联的事物不能偏重一个方面;废弃或忽视另一个方面;而应同时并重。
世济其美 指后代继承前代的美德。
鹤行鸡群 同“鹤立鸡群”。
暮去朝来 黄昏过去,清晨又到来。谓岁月流逝。
一口同声 犹一口同音。
相惊伯有 伯有:春秋时郑国大夫良霄的字,相传他死后鬼魂作祟。形容无缘无故自相惊扰。
蜂狂蝶乱 旧指男女间行为放荡。
殒身碎首 犹粉身碎骨。
狐裘羔袖 裘:皮衣;羔:指小羊皮。狐皮衣服,羔皮袖子。比喻整体尚好,略有缺点。
从井救人 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比喻冒险救人。
心怡神旷 同“心旷神怡”。
振衣濯足 濯足:洗脚。抖掉衣服上的灰尘,洗去脚上的污垢。形容放弃世俗生活的荣华富贵,立志在山中隐居。
始末原由 始末: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原由:缘由;来由。事情的经过和原因。同“始末缘由”。
授业解惑 授:教,传授。惑:疑难。传授学业,解除疑难。
康哉之歌 康:太平。泛指太平颂歌。
欲取姑与 姑:暂且;与:给与。要想夺取他,得暂且先给他。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文治武力 以文治国的盛绩与以武禁暴的伟力。
无情无绪 没有心思,苦闷无聊。
纳币文定 指旧时男女订婚。
滴滴邓邓 步履不稳貌。
随驴把马 谓当赶驴牵马的仆从。
英华外发 美好才能表现出来。
万物并作 见「三步并做两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