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典忘祖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数:数说;典:史册。数说着典籍;却忘记了自己祖宗的事。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根由。现在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详细解释
数:数着说;典:指历来的制度、事迹。谈论历来的制度、事迹时,把自己祖先的职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我们要重视中国历史知识的学习,免得出现~的笑话。
百科解释数典忘祖,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后来就用数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出处《左传 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例子我们要重视中国历史知识的学习,免得出现数典忘祖的笑话。
基础信息
拼音shǔ diǎn wàng zǔ
注音ㄕㄨˇ ㄉ一ㄢˇ ㄨㄤˋ ㄗㄨˇ
繁体數典忘祖
正音“数”,不能读作“shù”。
感情数典忘祖是贬义词。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人。
辨形“典”,不能写作“点”。
谜语算经遗记冲之率
近义词崇洋媚外
反义词饮水思源
英语forget one's own origins
俄语забывáть о предках
日语物の本源(ほんげん)を忘れること
德语seine Vorfahren vergessen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精兵强将(意思解释)
- 余业遗烈(意思解释)
- 放龙入海(意思解释)
- 英英玉立(意思解释)
- 人荒马乱(意思解释)
- 云泥之差(意思解释)
- 低眉倒运(意思解释)
- 笑骂从汝(意思解释)
- 楚得楚弓(意思解释)
- 倒戢干戈(意思解释)
- 逢君之恶(意思解释)
- 龙驹凤雏(意思解释)
- 一佛出世(意思解释)
- 返虚入浑(意思解释)
- 治乱扶危(意思解释)
- 骇状殊形(意思解释)
- 表里相济(意思解释)
- 祁寒溽暑(意思解释)
- 旷职偾事(意思解释)
- 樵苏不爨(意思解释)
- 忍辱求全(意思解释)
- 折节礼士(意思解释)
- 五心六意(意思解释)
- 愁肠殢酒(意思解释)
- 文武兼济(意思解释)
- 钗钏盥沐(意思解释)
- 难至节见(意思解释)
- 峻法严刑(意思解释)
※ 数典忘祖的意思解释、数典忘祖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化为泡影 | 泡:水泡。变成像水泡和影子那样;很快就消失。 |
妇姑勃溪 | 勃溪:争斗;吵架。儿媳和婆婆争吵。泛指为日常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比喻为无关紧要的小事而争吵、争斗。 |
牛马生活 | 比喻饱受压迫剥削的非人生活。 |
兔角牛翼 | 兔不生角,牛不长翼,故以“兔角牛翼”喻不合情理之事。 |
四面受敌 | 各个方面受到敌对势力的威胁或攻击。 |
小偷小摸 | 偷摸不很值钱的东西。 |
松枝挂剑 | 比喻重信义的美德。 |
砺世磨钝 | 激励世俗,磨炼愚钝 |
拖金委紫 | 佩带紫绶金印。比喻官高位显。 |
捉鬼卖钱 | 将鬼捉住卖钱。指不怕鬼 |
推贤让能 | 推:举荐;让:谦让。举荐贤人,让位于能者。 |
翻黄倒皁 | 犹言颠倒黑白。 |
年逾古稀 | 指年龄已超过七十岁。 |
熊经鸟伸 | 见“熊经鸟申”。 |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 自己的床铺边,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 |
挟天子以令天下 | 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同“挟天子以令诸侯”。 |
食不兼肉 | 吃饭不用两道肉食。谓饮食节俭。 |
箕山之节 | 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颍余芳”。 |
陟岵瞻望 | 陟:登、升;岵:有草木的山。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 |
犹鱼得水 | 犹:如同。如同鱼得到水。比喻得到投合自己心意的人或环境。 |
握沐吐餐 | 沐:洗头发;吐:吐出。为了礼贤下士而停止洗头和吃饭。指为国而礼贤下士,求贤若渴。 |
它山之石 | 利利用其它山上的石头可以错琢器物。引伸为外国的贤臣可任用治理国家,别人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可以借鉴,为我所用。亦比喻朋友能规劝自己改过。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
毋需置疑 | 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
絶类离羣 | 出众超群。与人群隔绝。脱离尘俗。 |
遗俗流风 | 见“[[流风遗韵]]”。 |
撒手尘寰 | 撒手:放手而去;尘寰:尘世。意思指人去世。 |
镜里恩情 | 意思是指夫妻恩情成镜中的幻影,空有其名。 |
兵相骀藉 | 短兵相接duǎnbīng-xiāngjiē[fightatclosequarters;engageinhand-to-handfight;closeaction;confrontclosely]短兵:刀剑等短兵器。谓作战时敌我逼近,双方面对面地用短兵器交战搏斗;也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斗争黎明军进,短兵相接,杀伤大当。——《宋史·刘惟辅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