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遵养时晦遵养时晦的意思
zūnyǎngshíhuì

遵养时晦



遵养时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遵:遵循,按照;时:时势;晦:隐藏。原为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退守待时。后多指暂时隐居,等待时机。

出处《诗经 周讼 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

例子段祺瑞经了此险,越发杜门谢客,遵养时晦,连几个围棋好友,也不甚往来了。(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十一回)


基础信息

拼音zūn yǎng shí huì

注音ㄗㄨㄣ 一ㄤˇ ㄕˊ ㄏㄨㄟˋ

繁体遵養時晦

感情遵养时晦是褒义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遵时养晦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遵养时晦的意思解释、遵养时晦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寿终正寝 寿终:活到老死;正寝:旧式住房的正屋。原指老死在家里。现比喻事物的灭亡。
各有千秋 每个人都有可以流传久远的特长。比喻各有所长;各有优点。千秋:千年;指流传久远。
斗米尺布 指少量的粮食与布匹。
位卑言高 指职位低的人议论职位高的人主持的政务。
主次不分 指人办事不能分辨主要的和次要的。
有色眼镜 比喻看待人或事物所抱的成见。
描头画角 比喻刻意模仿,毫无新意。
兵败如山倒 兵:军队。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一败涂地。
儿大不由爷 由:听从,顺从。儿女长大成人,由不得父母做主。
善始令终 同“善始善终”。
鸡尸牛从 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一方面高兴,一方面又害怕。
陈规陋习 陈旧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或习惯。
言行不贰 犹言言行一致。
谑浪笑敖 形容戏谑笑闹。
人心如面 心:指思想、感情等。指每个人的思想也象每个人的面貌一样,各不相同。
居轴处中 谓身居重要职位。
名门旧族 名门:有声望的豪门。有声望的世族之家。
装腔做势 腔:腔调;势:姿态。装出一种腔调,摆出一种姿态,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
灵雨随车 以'灵雨随车'为颂扬地方官吏政绩之典。
中规中矩 合乎规范或法度
颜色发扬 颜色yánsè∶色彩。光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指显示给人看的利害的脸色颜色不少变。——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口]∶指颜料或染料∶为颜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泽他的衣服上满都是那种颜色的染料∶女子的姿色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白居易《长恨歌》
媮合苟容 谓苟且迎合以求容身。
鹤补朝服 绣有仙鹤的朝服。
裹头内人 指唐时宫中杂役。
心中芥蒂 心中有数xīnzhōng-yǒushù[knowwhat'swhat]对于事情比较了解,处理起来已有把握
龙标夺归 地名。即今湖南省·黔阳县。指唐代诗人王昌龄。龙船竞渡时争夺的锦标。犹龙榜、龙虎榜。
夫子之墙 指学问道德高深莫测;后用以比喻高不可攀,令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