沆瀣一气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沆瀣:夜间的水气。这里指唐僖宗时;担任主考官的崔沆;录取了一个叫崔瀣的考生。所以有人开玩笑;将他俩的单名连起来是“沆瀣”两字。指“沆”、“瀣”两人连成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详细解释
沆瀣:指唐时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皓东的敏锐活泼,和胜佛的豪迈灵警,两雄相遇,尤其~。◎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四回
百科解释沆瀣一气,原比喻气味相投的人连结在一起,后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出处宋 钱易《南部新书》:“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谈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例子皓东的敏锐活泼,和胜佛的豪迈灵警,两雄相遇,尤其沆瀣一气。(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四回)
基础信息
拼音hàng xiè yī qì
注音ㄏㄤˋ ㄒ一ㄝˋ 一 ㄑ一ˋ
繁体沆瀣一氣
正音“沆”,不能读作“kēng”、“kàng”。
感情沆瀣一气是贬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辨形“沆”,不能写作“沉”;“气”,不能写作“起”。
近义词同流合污、狼狈为奸
反义词志同道合、肝胆相照、精诚团结
英语collaborate in evildoing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意思解释)
- 唇亡齿寒(意思解释)
- 首唱义兵(意思解释)
- 壮发冲冠(意思解释)
- 迷而不返(意思解释)
- 甘井先竭(意思解释)
- 不登大雅(意思解释)
- 开台锣鼓(意思解释)
- 养儿代老,积谷防饥(意思解释)
- 识时通变(意思解释)
- 忘年之好(意思解释)
- 引足救经(意思解释)
- 身分不明(意思解释)
- 有增无损(意思解释)
- 靡衣偷食(意思解释)
- 尊贤使能(意思解释)
- 肆言无惮(意思解释)
- 儿大不由娘(意思解释)
- 撞府穿州(意思解释)
- 贫贱之交(意思解释)
- 大有见地(意思解释)
- 玄谋庙算(意思解释)
- 齐心一致(意思解释)
- 兼览博照(意思解释)
- 南人驾船,北人乘马(意思解释)
- 万古长春(意思解释)
- 白璧三献(意思解释)
- 复宗绝嗣(意思解释)
※ 沆瀣一气的意思解释、沆瀣一气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长此以往 | 长:长久;此:如此;这样。长久这样下去。 |
高风峻节 | 高风:纯洁清高的风格;峻节:坚定不移的节操。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 |
入木三分 | 本指书法笔力苍劲有力。后比喻见解透彻;议论深刻。 |
顶名冒姓 | 谓冒充他人。 |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 | 说话的人不是有心的,听话的人却认真计较。 |
谩天昧地 | 指无限制地隐瞒一切真实情况骗人。 |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 白头:老年;倾盖:停车,初见。有人相识到老还是不怎么了解,有人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 |
经一失,长一智 | 经:经历;智:智慧,聪明。亲身经历了某件事情,就能增长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
闯南走北 | 奔走四方。 |
谈虎色变 | 色:脸色;神色。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一谈起老虎;吓得脸色都变了。后比喻一提起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 |
飞阁流丹 | 飞阁:架空建造的阁道;流丹:彩饰的漆鲜艳欲流。凌空建造的阁道涂有鲜艳欲流的丹漆。形容建筑物的精巧美丽。 |
优柔餍饫 | 亦作“优柔厌饫”。喻为学之从容求索,深入体味。语本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优而柔之,使自求之;餍而饫之,使自趋之。” |
一差两讹 | 同“一差二错”。 |
耳视目食 | 用耳朵看,用眼睛吃。比喻颠倒错乱。 |
眼想心思 | 心中思念,眼中流露出思念的神情。 |
返哺之私 | 返哺:雏鸟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报答亲恩。 |
一坐皆惊 | 见“一坐尽惊”。 |
群芳争艳 | 各种美丽、芳香的花草在比美、斗妍。 |
先公后私 | 先以公事为重,然后考虑私事。 |
共存共荣 | 荣:繁荣。共同存在,共同繁荣。指国与国睦邻友好关系。 |
方斯蔑如 | 方:比拟;斯:此;蔑:无。没有谁能够与此相比的。比喻人的高尚情操。 |
体物缘情 | 谓诗赋的状物与抒情。语本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
四亭八当 | 亭、当:即停当,妥贴。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贴。 |
三不足畏 | 宋王安石为变法而指出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主张,简称'三不足畏'。见《宋史.王安石传》。 |
同居异爨 | 异:分开;爨:烧火煮饭。异爨:分开起灶。 |
深谋远计 | 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
山公启事 | 晋·山涛甄拔人物的启奏。 |
人心汹汹 | 人心惶乱,纷扰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