沆瀣一气的成语故事

拼音hàng xiè yī qì
基本解释沆瀣:夜间的水气。这里指唐僖宗时;担任主考官的崔沆;录取了一个叫崔瀣的考生。所以有人开玩笑;将他俩的单名连起来是“沆瀣”两字。指“沆”、“瀣”两人连成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出处宋 钱易《南部新书》:“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谈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暂未找到成语沆瀣一气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沆瀣一气)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钩心斗角 | 唐 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
楚楚可怜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用耳。” |
养虎遗患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
山重水复 | 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挨打受气 | 老舍《骆驼祥子》:“洋车夫的命当如此,就如同一条狗必定挨打受气,连小孩子也会无缘无故的打他两棍子。” |
丝恩发怨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文宗太和九年》:“是时李训、郑注连逐三相,威震天下,于是平生丝恩发怨无不报者。” |
箕山挂瓢 | 明 敬虚子《小隐书 许由》载:相传许由隐居箕山之下,颖水之阳,躬耕自食,以手掬饮。人遗一瓢,挂于树,风吹历历作声,以为烦,弃之。 |
压脚图书 | |
又一个弱 | |
燕居深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