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武功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卓有成就。
出处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示之以文德,陈之以武功。所以夜户不扃,所以重门罢柝。”
例子《闻见录》:“陛下千年膺运,一国称尊,文德武功,经天地纬。”
基础信息
拼音wén dé wǔ gōng
注音ㄨㄣˊ ㄉㄜˊ ㄨˇ ㄍㄨㄥ
繁体文惪武功
感情文德武功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赞誉帝王或重臣。
近义词文治武功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多才多艺(意思解释)
- 有过之而无不及(意思解释)
- 将门虎子(意思解释)
- 事无二成(意思解释)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意思解释)
- 否极泰来(意思解释)
- 又惊又喜(意思解释)
- 结驷列骑(意思解释)
-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意思解释)
- 浩然正气(意思解释)
- 乘轻驱肥(意思解释)
- 独步当世(意思解释)
- 率性任意(意思解释)
- 鸿消鲤息(意思解释)
- 鲜蹦活跳(意思解释)
- 重赏之下,必有死夫(意思解释)
- 岁月峥嵘(意思解释)
- 久安长治(意思解释)
- 五心六意(意思解释)
- 浮名虚利(意思解释)
- 独出新裁(意思解释)
- 抱表寝绳(意思解释)
- 时间如箭(意思解释)
- 不孚众望(意思解释)
- 摘句搜章(意思解释)
- 云蒸雨降(意思解释)
- 一镬之味(意思解释)
- 三钱之府(意思解释)
※ 文德武功的意思解释、文德武功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魑魅魍魉 | 魑魅:也作“螭魅”;古代传说中山里湖沼里的鬼怪妖精;魍魉:亦作“罔两”;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指害人的鬼怪。后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原作“魑魅罔两”。 |
墨汁未干 | 写字的墨汁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
教学相长 | 教学:教和学;长:促进;增加。教和学互相促进。 |
蛇欲吞象 | 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
紧箍咒 | 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用来制服孙悟空的咒语,能使孙悟空头上的金箍紧缩,头痛欲裂。后用来比喻束缚人的东西。 |
暗斗明争 | 暗里明里都在进行斗争。常形容尽力争权夺利。 |
秋水盈盈 | 形容眼神饱含感情。同“秋波盈盈”。 |
点金无术 | 见“点金乏术”。 |
梧凤之鸣 | 《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毛传:“梧桐盛也,凤凰鸣也,臣竭其力,则地极其化;天下和洽,则凤凰乐德。”后因以“梧凤之鸣”比喻政教和协、天下太平。 |
求贤若渴 | 贤:有才能的人。形容寻求优秀人才心情十分迫切;就像口渴想喝水一样。 |
南腔北调 | 南、北:指一个国家的南方、北方;腔:语调。形容口音不纯;说话夹杂各地方言;也可泛指各地方言。 |
愁眉啼妆 | 愁眉:使眉细而曲折;啼妆:轻轻地擦去目下的粉饰以作啼痕。形容妇女的妖态。 |
有过之,无不及 | 过:超过;及:赶上。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不会不如。 |
堆集如山 | 堆集:堆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形容极多。 |
鸡飞狗叫 | 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直叫唤。形容乱成一团。 |
闺英闱秀 | 大户人家的才貌娇好的女子。 |
劚玉如泥 | 形容刀刃极其锋利。 |
四海为家 | 原指帝王占有四海;统治全国。后指人漂泊不定;到处都可以当成家;也指志在四方;不恋故土。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面环海;故“四海”指全国各地。 |
历朝圣训 | 前几代皇帝的遗训。比喻旧的教条。 |
枕典席文 | 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
率性任意 | 率:随顺。随顺其本性,听任其心意。指任着自己的本性做去而不加约束 |
敲金戛玉 | 见“敲金击石”。 |
死声活气 | 阴阳怪气的声音。 |
愚民安知 | 无知的老百姓哪里会知道。 |
半文不值 | 比喻毫无价值或无能、品格卑下。 |
共度爱河 | 共度gòngdù共同度过领导和群众共度佳节 |
搜神夺巧 | 多指园林景致非常精妙。 |
樵苏后爨 | 见'樵苏不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