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缄其口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嘴上贴了三次封条。形容言语非常谨慎;或不开口。缄:封;闭。
详细解释
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危行言逊,祸免生肘;金人示诫,~。◎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
百科解释缄:封。三,泛指多次。在他嘴上多次贴了封条。形容说话谨慎。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出处汉 刘向《说苍 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侧,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例子危行言逊,祸免生肘;金人示诫,三缄其口。(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jiān qí kǒu
注音ㄙㄢ ㄐ一ㄢ ㄑ一ˊ ㄎㄡˇ
繁体三緘其口
正音“缄”,不能读作“xián”。
感情三缄其口是中性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对事保密程度。
辨形“缄”,不能写作“钳”。
近义词守口如瓶、缄口不言、默不做声
反义词口若悬河、夸夸其谈
英语speak with caution(absolute refusal to talk with one's mouth sealed more than onc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东扯西拉(意思解释)
- 业精于勤(意思解释)
- 眼空四海(意思解释)
- 不求甚解(意思解释)
- 光阴如箭(意思解释)
- 雄视一世(意思解释)
- 天下无敌(意思解释)
- 立木南门(意思解释)
- 安生服业(意思解释)
- 咫尺之书(意思解释)
- 鸾分凤离(意思解释)
- 天壤之觉(意思解释)
- 望文生义(意思解释)
- 捶胸跌脚(意思解释)
- 磨厉以须(意思解释)
- 含垢忍耻(意思解释)
- 如龙似虎(意思解释)
- 临难不慑(意思解释)
- 钻头就锁(意思解释)
- 捉奸要双,抓贼要赃(意思解释)
- 庙堂之器(意思解释)
- 张嘴挢舌(意思解释)
- 忤逆不孝(意思解释)
- 千金之体(意思解释)
- 舌绽莲花(意思解释)
- 三酿五齐(意思解释)
- 了无城府(意思解释)
- 返魂乏术(意思解释)
※ 三缄其口的意思解释、三缄其口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恩荣并济 | 恩荣:恩惠荣宠。济:调济。恩惠与荣耀两种手段一起施行。 |
变风易俗 | 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 |
大地春回 | 见“大地回春”。 |
主观主义 | 由脑子或感官感觉内部的条件而引起而不去根据客观情况加以分析的处事方法。 |
词正理直 | 言词严正,理由充足。 |
忧国忘私 | 忧:忧虑。忧虑国事,忘记了私事。 |
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知无不言 | 凡是知道的没有不说的(言:说话)。形容发表意见毫无保留。 |
金石之言 | 比喻非常宝贵的教导或劝告。 |
裁长补短 | 裁:剪裁。指吸收别人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
无地可容 | 指无处藏身,形容慌乱、羞愧至极,处境窘迫。 |
雀小脏全 | 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 |
万民涂炭 | 涂:泥淖;炭:炭火。万民如同陷入泥淖坠入火海一般。形容广大百姓陷入极端困苦的境地。 |
高山流水 |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
引虎自卫 | 引:招引。引来老虎,保卫自己。比喻企图依仗恶人,结果反受其害。 |
贪残无厌 | 厌:满足。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
栉发耨苗 | 栉:梳理;耨:除草。梳头发,除杂草。比喻事情利多害少。 |
萍水偶逢 | 浮萍随水漂泊,聚散无定。比喻人的偶然相遇。 |
心腹重患 | 指严重隐患或要害部门的大患。 |
终日而思 | 整天思考。 |
蝇粪点玉 | 比喻完美的事物遭到玷污或坏人诬陷好人。 |
宦囊羞涩 | 宦囊:因做官而得到的财物。比喻经济困难,手头无钱。 |
甘心如芥 | 意思是荼菜虽苦,但是和内心的痛苦相比,觉得就像荠菜一样甜美。后比喻人只要心安理得,即使承受再大的痛苦也觉得很甜美。 |
毫不费力 | 一点也不花费力气,形容轻松容易。 |
齩文嚼字 | 同'咬文嚼字'。 |
雀献金环 | 相传汉杨宝幼时将一受伤黄雀带回家中喂养,羽翼丰满后飞去。其夜化为黄衣童子,以白环四枚献宝,表示感激。后用为知恩报德之典。 |
烛影斧声 | 宋太祖去世之前,太宗入宫的一段传说。 |
了然于心 | 了然:清楚明白的样子。指心里十分清楚明白。也作“了然于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