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帝三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二帝:唐尧、虞舜;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指古代帝王。
详细解释
指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
《文选·扬雄<羽猎赋>》:“昔在二帝三王,宫馆臺榭……财足以奉郊庙,御宾客,充庖厨而已。”李善注引应劭曰:“尧、舜、夏、殷、周也。”唐韩愈《董公行状》:“所奏於上前者,皆二帝三王之道。”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夫二帝三王,相去盖千有餘载,一治一乱,其盛衰之时具矣。”胡适《费氏父子的学说》:“二帝三王皆以事业为道德,典謨训誥记録彰明。”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昔在二帝三王……财足以奉郊庙、御宾客,充庖厨而已。”
例子唐 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如吾徒者,宜当告之以二帝三王之道。”
基础信息
拼音èr dì sān wáng
注音ㄦˋ ㄉ一ˋ ㄙㄢ ㄨㄤˊ
感情二帝三王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定语;指古代的帝王。
近义词三皇五帝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眼泪洗面(意思解释)
- 一路风尘(意思解释)
- 雷厉风行(意思解释)
- 勤俭持家(意思解释)
- 偷香窃玉(意思解释)
- 行侠好义(意思解释)
- 填坑满谷(意思解释)
- 竭智尽忠(意思解释)
- 想望风概(意思解释)
- 言之不尽(意思解释)
- 闭目塞听(意思解释)
- 十发十中(意思解释)
- 搜肠刮肚(意思解释)
- 雕虫小技(意思解释)
- 排斥异己(意思解释)
- 千金敝帚(意思解释)
- 以正视听(意思解释)
- 封金挂印(意思解释)
- 不落边际(意思解释)
- 矫枉过中(意思解释)
- 择肥而噬(意思解释)
- 敲骨剥髓(意思解释)
- 一响百应(意思解释)
- 岳峙渊渟(意思解释)
- 短打武生(意思解释)
- 凿性斧身(意思解释)
- 心烦意闷(意思解释)
- 名不常存(意思解释)
※ 二帝三王的意思解释、二帝三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雄心壮志 |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
勇往直前 | 勇敢地一直向前。形容毫无畏惧地迎着困难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
恬淡寡欲 | 清静淡泊,很少欲望。指不追名遂利。 |
束手旁观 | 犹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 |
遏渐防萌 | 犹言杜渐防萌。 |
黄齑白饭 | 指粗恶的饭食。 |
诞谩不经 | 荒诞虚妄,不合常理。 |
万应灵丹 | 能治各种病的灵药。比喻一种能解决各种疑难问题的办法。 |
橘化为枳 | 比喻人由于环境的影响而变坏。 |
贵人善忘 | 用来嘲讽人善忘。 |
七言八语 | 形容人多语杂。 |
九曲十八弯 | 曲:曲折;弯:不直。指十分弯曲。 |
逢山开路,遇水迭桥 | 逢:遭逢,遇见;迭:一层加上一层。遇到山则打通道路,遇见水则架起桥梁。比喻不畏艰险,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
此界彼疆 | 见“此疆尔界”。 |
三亲四眷 | 见“三亲六眷”。 |
大雨如注 | 注:灌入。形容寸下得很大,雨水象往下灌似的。 |
讲是说非 | 犹言说三道四。形容不负责任地胡乱议论。 |
鼠心狼肺 | 形容心肠阴险狠毒。 |
百约百叛 | 约:约定。多次订约,多次背叛。形容毫无信用。 |
量力而为 | 量:估量。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 |
送往视居 | 见“送往事居”。 |
海沸波翻 | 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同“海沸江翻”。 |
造次行事 | 匆忙做事。 |
虚比浮词 | 虚比:虚拟的比方;浮词:浮泛的话。空虚不实的言词。 |
相呴以湿 | 彼此以呼出的气湿润对方。《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成玄英疏:“呴气相湿。”后以喻在困难时以微小的力量,竭力互相帮助。 |
掩地表亩 | 按照耕地面积标明经界。掩,通“[[按]]”。 |
衣冠辐凑 | 意思是达官显贵集聚一处。 |
恃强怙宠 | 同“[[恃强凌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