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民于水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详细解释
百科解释救民于水火,读音是jiùmínyúshuǐhuǒ,汉语词汇,解释为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 “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
例子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7回:“若二位兄长皆救民于水火,出去谋为一番,弟现有千余人,屯扎在高鸡泊,专望驾临动手。”
基础信息
拼音jiù mín yú shuǐ huǒ
注音ㄐ一ㄡˋ ㄇ一ㄣˊ ㄩˊ ㄕㄨㄟˇ ㄏㄨㄛˇ
繁体捄民于水火
感情救民于水火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灾难深重。
近义词救民水火
英语lift the masses from wo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三十而立(意思解释)
- 黄粱一梦(意思解释)
- 天高地下(意思解释)
- 风雨不改(意思解释)
- 不自量力(意思解释)
- 宏才大略(意思解释)
- 力不胜任(意思解释)
- 被山带河(意思解释)
- 不识一丁(意思解释)
- 使功不如使过(意思解释)
- 酣痛淋漓(意思解释)
- 蠹书虫(意思解释)
- 狮子搏兔(意思解释)
- 涉水登山(意思解释)
- 卖俏行奸(意思解释)
- 井井有理(意思解释)
- 揆理度情(意思解释)
- 祸稔萧墙(意思解释)
- 睹影知竿(意思解释)
- 心如刀锉(意思解释)
- 七湾八扭(意思解释)
- 五尺竖子(意思解释)
- 当务始终(意思解释)
- 同恶相党(意思解释)
- 下乘之才(意思解释)
- 五内俱焚(意思解释)
- 明白易晓(意思解释)
- 茅屋土阶(意思解释)
※ 救民于水火的意思解释、救民于水火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奋发图强 | 奋发:精神振作;情绪饱满;图:谋求。振作精神;谋求强盛。 |
知己知彼 | 既了解自己又熟悉对方(彼:他人;对方)。 |
铁树开华 | 见“铁树开花”。 |
屈高就下 | 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迁就地位低的人。 |
迷魂阵 | 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 |
吹胡子瞪眼睛 | 形容生气、发怒的样子。 |
擐甲执兵 | 擐:穿;兵:武器。身披铠甲,手拿武器。指准备战斗。 |
感慨激昂 | 情绪激动,精神昂扬。 |
雉头狐腋 | 以雉头狐腋做成的裘衣。形容穿着讲究,生活奢侈。 |
天塌地陷 | 天坍塌,地裂陷。比喻重大灾变。 |
隋珠和璧 | 隋侯之珠与和氏之璧。泛指珍宝。 |
一叶障目 | 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
香娇玉嫩 | 形容美女的肌肤的娇嫩温香。代指美女。 |
偎干就湿 | 形容母亲抚育幼儿之辛苦。谓幼儿溺床,母亲宁可以身就湿,使小儿卧处常干。 |
挟天子以征四方 | 挟:挟制。挟制皇帝,用朝廷的名来征讨四方。 |
业业矜矜 | 小心谨慎貌。 |
拈花摘艳 | 亦作“拈华摘艳”。指雕琢淫词艳句。 |
径行直遂 | 随心愿行事而顺利达到目的。语本《礼记·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
文韬武略 | 文有计谋;武有策略。指智勇双全。韬、略:《六韬》、《三略》是古代的兵书;后来称用兵的计谋策略叫韬略。 |
真龙活现 | 形容逼真。 |
儗非其伦 | 谓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语本《礼记 曲礼下》:“拟人必于其伦。” |
凿坯而遁 | 见“凿坏以遁”。 |
涎眉邓眼 | 犹嬉皮笑脸。 |
研精殚思 | 同“研精竭虑”。 |
穴处野居 | 本指人类的原始生活状态。后喻粗野无知,见识不广。 |
然然可可 | 唯唯诺诺,表示没有主见。 |
更仆未罄 | 换了几班侍者更多,谈话仍没有结束。 |
乘坚伺隙 | 钻空子等待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