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救民于水火救民于水火的意思
jiùmínshuǐhuǒ

救民于水火



救民于水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详细解释

百科解释救民于水火,读音是jiùmínyúshuǐhuǒ,汉语词汇,解释为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 “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

例子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7回:“若二位兄长皆救民于水火,出去谋为一番,弟现有千余人,屯扎在高鸡泊,专望驾临动手。”


基础信息

拼音jiù mín yú shuǐ huǒ

注音ㄐ一ㄡˋ ㄇ一ㄣˊ ㄩˊ ㄕㄨㄟˇ ㄏㄨㄛˇ

繁体捄民于水火

感情救民于水火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灾难深重。

近义词救民水火

英语lift the masses from wo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救民于水火的意思解释、救民于水火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讨价还价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士农工商 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按行自抑 按:克制。约束自己的行为。
出山小草 出山:从山里出来;小草:植物。比喻隐士出来做官。
上推下卸 把责任推给上级,卸给下级,自己却不负责任。
字若涂鸦 涂鸦:比喻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比喻书法拙劣、幼稚。
重厚寡言 持重敦厚,不爱多说话。
新人新事 具有新的道德品质的人和体现新的高尚社会风尚的事。
不通文墨 通:精通;文墨:指写文章、著述等。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
洗眉刷目 比喻清晰明白。
一倡三叹 《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谓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枉法徇私 指官吏违法乱纪,包庇坏人坏事。
桀骜自恃 强横自负。
残民害物 残:伤害。摧残百姓,损害财物。
抖擞精神 振作起精神。
遗臭万载 死后恶名流传,永远受人唾骂。
一高二低 ①高低强弱或胜负输赢。②谓意外的变故。
道合志同 谓彼此的志趣理想一致。
光明洞彻 明亮通透。
粘花惹絮 粘:粘贴;惹:招引,挑逗。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淫乱。
走石飞砂 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狂暴。
束马县车 见“束马悬车”。
远在千里,近在目前 认为远的话就远在千里,认为近的话就近在眼前。指对事物的看法,依人的主观认识而转移。也指要寻找的事物就在眼前。
坐视不顾 坐:不动。见别人遇到困难或危险,坐在一旁观看不去援救。
久名向知 一向闻名。
知书达理 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也说知书识理。
山海之味 山海中所产的珍贵食品。
爱之必以其道 以:拿;治:惩处。用别人的办法来惩治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