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巾校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东汉职官名。光武建武三年初置青巾左校尉官﹐十五年改青巾校尉为越骑校尉。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后诗文中亦用以泛指武职官员。
详细解释
东汉职官名。
光武建武三年初置青巾左校尉官,十五年改青巾校尉为越骑校尉。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后诗文中亦用以泛指武职官员。唐韩翃《送刘将军》诗:“青巾校尉遥相许,墨矟将军莫大夸。”
百科解释东汉职官名。后诗文中亦用以泛指武职官员。
基础信息
拼音qīng jīn xiào wèi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大显神通(意思解释)
- 去害兴利(意思解释)
- 饥寒交迫(意思解释)
- 师直为壮(意思解释)
- 人云亦云(意思解释)
- 狐鸣篝中(意思解释)
- 高不可登(意思解释)
- 正中下怀(意思解释)
- 神抶电击(意思解释)
- 怀恨在心(意思解释)
- 一无牵挂(意思解释)
- 以莛叩钟(意思解释)
- 契船求剑(意思解释)
- 真假难辨(意思解释)
- 道听耳食(意思解释)
- 一饭之先(意思解释)
- 佐雍得尝(意思解释)
- 忠言嘉谟(意思解释)
- 行香挂牌(意思解释)
- 早占勿药(意思解释)
- 谄谀取容(意思解释)
- 深虑远议(意思解释)
- 羊左之交(意思解释)
- 眼空心大(意思解释)
- 千岁流芳(意思解释)
- 废书长叹(意思解释)
- 冯妇下车(意思解释)
- 藏奸卖俏(意思解释)
※ 青巾校尉的意思解释、青巾校尉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比众不同 |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不失时机 | 失:耽误,错过。时机:具有时间性的机会。不错过当前的机会。指办事要抓住适宜的时间和有利的机会。 |
卑以自牧 | 指以谦卑自守。 |
犯言直谏 | 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直立相劝 |
欲速不达 | 欲:想要。一味性急图快;主观要求违背客观规律;反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
面从腹非 | 从:听从,顺从。表面顺从,心里反对。 |
顶名冒姓 | 谓冒充他人。 |
承先启后 | 继承前代的,启发后代的。 |
鹅湖之会 | 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辩论会。 |
火急火燎 | 犹火烧火燎。 |
怀柔天下 | 使天下归服。怀柔:旧指统治者用政治手腕笼络人心,使之归服。 |
如鱼似水 | 比喻关系融洽、亲密。 |
放纵不拘 | 见“放纵不羁”。 |
东家丘 | 丘:孔丘。孔子的西邻不知孔子的学问,称孔子为“东家丘”。指对人缺乏认识,缺乏了解。 |
诱掖后进 | 诱掖:诱导扶持。引导帮助后辈上进。 |
一丝半粟 |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
登山逾岭 | 形容长途跋涉,旅途艰辛。 |
神道设教 | 神道:本指天教,即神明之理,后指关于鬼神祸福之说。利用鬼神迷信作为教育手段。 |
在人口耳 | 指被人们所称道、传颂 |
言行计从 | 同“言听计从”。 |
抚心自问 | 摸着自己的胸口问问自己。表示自我反省。 |
食不兼味 | 见“食不二味”。 |
钓伏渡挽 | 指八股文截搭题的作法。 |
雷霆电雹 | 比喻气势汹汹。 |
隆中布衣 | 指诸葛亮。 |
溢于文辞 | 溢于言表yìyúyánbiǎo情感外露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
气竭形枯 | 见'气竭声嘶'。 |
芥子须弥 | 是一个佛教用语,指微小的芥子中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喻诸相皆非真,巨细可以相容。也可以用作形容万物之间没有绝对的大小关系.有时要从事物表面说,有时要从道理上去领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