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湖之会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辩论会。
详细解释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于是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前来与朱熹见面。六月初,陆氏兄弟应约来到鹅湖寺,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
出处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基础信息
拼音é hú zhī huì
注音ㄜˊ ㄏㄨˊ ㄓ ㄏㄨㄟˋ
繁体鵝湖之會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骄生惯养(意思解释)
- 沟满壕平(意思解释)
- 一拥而上(意思解释)
- 小心谨慎(意思解释)
- 俯拾皆是(意思解释)
- 株连蔓引(意思解释)
- 学行修明(意思解释)
- 长亭短亭(意思解释)
- 有志难酬(意思解释)
- 满腹诗书(意思解释)
- 舞棍弄棒(意思解释)
- 赞叹不已(意思解释)
- 亲昵亡间(意思解释)
- 挑雪填井(意思解释)
- 马牛襟裾(意思解释)
- 怯声怯气(意思解释)
- 如日方升(意思解释)
- 不问不闻(意思解释)
- 陈雷胶漆(意思解释)
- 匪匪翼翼(意思解释)
- 变化无穷(意思解释)
- 万劫不复(意思解释)
- 月晕主风(意思解释)
- 悬鞀建铎(意思解释)
- 富商蓄贾(意思解释)
- 一六兀剌(意思解释)
- 万世长策(意思解释)
- 布衣之雄(意思解释)
※ 鹅湖之会的意思解释、鹅湖之会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谄上骄下 | 谄:讨好、奉承。对上谄媚;对下骄横。 |
古古怪怪 | 稀奇怪异的样子。 |
长篇大论 | 冗长的篇幅;大而无当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讲话过长;内容空泛。也作“长篇大章”、“长谈阔论”。 |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 |
麦秀两歧 | 亦作“麦秀两岐”。①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②唐教坊曲名。 |
涕泗纵横 | 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同“涕泗横流”。 |
低低切切 | 形容声音低微细小。 |
啼啼哭哭 | 哭泣不止。 |
曲学诐行 | 做学问不入正道,行为奸邪不正。 |
明耻教战 | 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因而能够奋勇向前,杀敌取胜。 |
保盈持泰 | 指保持安定兴盛的局面。 |
咆哮如雷 | 形容人暴怒喊叫的神态。 |
衣衫蓝缕 | 衣服破烂。 |
成何体统 | 体统:指体制、格局、规矩等。像什么样子。 |
手零脚碎 | 手脚不干净。比喻小偷小摸。 |
任人唯贤 | 任用人只选择德才兼备的人。 |
强死赖活 | 同“强死强活”。 |
狼顾鸢视 | 如狼鹰视物。形容凶狠而贪婪。 |
正大不阿 | 正大:光明正大;阿:迎合。光明正大,不循私迎合权贵。 |
犯而勿校 | 见“犯而不校”。 |
信以为实 | 信:相信。指把虚无的当作真实存在的。 |
虫叶成字 | 后以'虫叶成字'指称谶纬。 |
起伏跌宕 | 音调抑扬顿挫或文章富于变化。 |
雾关云洞 | 云雾缭绕的山关洞穴。指修道者隐居之所。 |
钻尖仰高 | 意思是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原形容颜渊对于孔子之道的赞叹;后指深入研究。 |
一口胡柴 | 满嘴瞎说。 |
三无坐处 | 唐·景龙以后,政出多门,设官冗滥,多者逾旧时十倍,宰相,御史,员外官,多至官厅无可坐之处,时人称为“三无坐处”,极言设官之冗滥。 |
虎饱鸱咽 | 像老虎一样凶残饱食,像鹞鹰一样贪婪地吞咽猎物。形容贪官污吏凶狠贪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