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湖之会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辩论会。
详细解释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于是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前来与朱熹见面。六月初,陆氏兄弟应约来到鹅湖寺,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
出处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基础信息
拼音é hú zhī huì
注音ㄜˊ ㄏㄨˊ ㄓ ㄏㄨㄟˋ
繁体鵝湖之會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敲诈勒索(意思解释)
- 指天射鱼(意思解释)
- 天不绝人(意思解释)
- 吉祥如意(意思解释)
- 拜相封侯(意思解释)
- 生死攸关(意思解释)
- 挨山塞海(意思解释)
- 慕名而来(意思解释)
- 神州陆沉(意思解释)
- 日月不居(意思解释)
- 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刿目怵心(意思解释)
- 诟龟呼天(意思解释)
- 骄侈暴佚(意思解释)
- 结草衔环(意思解释)
- 朱轓皁盖(意思解释)
- 衣不兼彩(意思解释)
- 忘恩背义(意思解释)
- 衣不完采(意思解释)
- 金汤之固(意思解释)
- 拏云攫石(意思解释)
- 坐而待曙(意思解释)
- 徜徉恣肆(意思解释)
- 以防不测(意思解释)
- 溶溶荡荡(意思解释)
- 普度大会(意思解释)
- 陶猗之家(意思解释)
- 目挑心与(意思解释)
※ 鹅湖之会的意思解释、鹅湖之会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谨小慎微 | 原指对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形容非常谨慎。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流于畏缩。 |
不知所措 |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慌的状态。也作“莫知所措”、“未知所措”。 |
不共戴天 | 共:共同;戴:顶着。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形容仇恨极深;誓不两立。 |
毫无疑问 | 不存在问题,十分肯定。 |
想望风采 | 想望:仰慕。风采:风度神采。非常仰慕其人,渴望一见。 |
终而复始 | 不断地循环往复。 |
举如鸿毛,取如拾遗 | 举一根羽毛,拾一件东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费气力。 |
不问不闻 | 闻:听。不问也不听。形容对事情不关心,很冷淡。 |
众口嗷嗷 | 嗷嗷:哀号声。形容人们因饥饿而嗷嗷哀号。 |
笔底龙蛇 | 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
酒余茶后 |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
沉厚寡言 | 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同“沉重少言”。 |
滚雪球 | 雪球在雪中滚动,越滚越大。比喻越活动越发展的事物。 |
一表非凡 | 仪表和普通人不一样。形容人的外表英俊;气度不凡;气宇轩昂。 |
余光分人 | 比喻顺便帮助别人不必有任何花费。 |
指东打西 | 指着东方打西方,打得别人防不胜防。 |
约车治装 | 约车:将马系在车前。准备车马,整理行装。泛指出发前的准备。 |
康强逢吉 | 康强:安乐强健;逢吉:遇到吉利。祝贺老年人身体健康,子孙吉利。 |
捐躯济难 | 捐躯:牺牲生命;济:救助。牺牲生命,以解救国家的危难。 |
目瞪心骇 | 见“目眐心骇”。 |
欣然自乐 | 欣然:喜悦的样子。高兴地自觉欢喜。 |
前恭后倨 | |
逗五逗六 | 方言。形容毛毛躁躁,无目的地瞎忙。 |
忧国忘思 | 忧劳国事,不考虑个人私事。 |
问俗问禁 | 询问风俗和禁忌。 |
井养不穷 | 穷:穷尽、尽头。指某一事物带来的乐趣无穷无尽。亦作“其乐无穷”、“其乐无涯”。 |
挥袂生风 | 台阁:东汉尚书的办公室。泛指官府大臣在台阁中严肃的风气。比喻官风清廉。 |
不易之分 | 指忠贞不二的节操。出自汉·班固《答宾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