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屦倒施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冠履倒易”。
详细解释
百科解释词目冠屦倒施发音guànjùdǎoshī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同“冠履倒易”。
出处明·李贽《〈忠义水浒传〉序》:“盖自宋室不竞,冠屦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
例子请不要闹冠屦倒施的笑话
基础信息
拼音guàn jù dǎo shī
注音ㄍㄨㄢˋ ㄐㄨˋ ㄉㄠˇ ㄕ
繁体冠屨倒施
感情冠屦倒施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冠履倒施
反义词冠上履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鹤立鸡群(意思解释)
- 人浮于事(意思解释)
- 爱人以德(意思解释)
- 自利利他(意思解释)
- 稀奇古怪(意思解释)
- 变风改俗(意思解释)
- 外合里应(意思解释)
- 屡战屡败(意思解释)
- 天人之际(意思解释)
- 狐裘尨茸(意思解释)
- 五零四散(意思解释)
- 金尽裘弊(意思解释)
- 虎虎有生气(意思解释)
- 一蹴而得(意思解释)
- 攀高谒贵(意思解释)
- 易于反掌(意思解释)
- 真金不怕火来烧(意思解释)
- 名门右族(意思解释)
- 海沸山摇(意思解释)
- 兴微继绝(意思解释)
- 隆刑峻法(意思解释)
- 不探虎穴,不得虎子(意思解释)
- 遐方绝域(意思解释)
- 死骨更肉(意思解释)
- 斋居蔬食(意思解释)
- 忧患馀生(意思解释)
- 七端八正(意思解释)
- 陋室空堂(意思解释)
※ 冠屦倒施的意思解释、冠屦倒施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无声无息 |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
鬼出神入 | 见“鬼出电入”。 |
泪下如雨 | 泪水如同雨水一样流下来,形容十分悲伤。 |
粉骨糜躯 | 犹粉身碎骨。 |
附影附声 | 盲目附和。 |
定心丸 | 一种能使人心神安定的中成药。比喻能安定思想情绪的话语或做法。 |
水底捞明月 | 到水底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 |
肥冬瘦年 | 南宋吴地风俗多重冬至而略岁节,冬至时家家互送节物,有“肥冬瘦年”之谚。见宋无名氏《豹隐纪谈》、宋范成大《吴郡志·风俗》。 |
一还一报 | 谓做一件坏事后必受一次报复。 |
朝欢暮乐 | 指终日欢乐;日夜寻欢作乐。 |
披沙拣金 | 拨开沙子;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挑选精华;也比喻工作繁忙。 |
鲁阳挥戈 | 《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之,日为之反三舍。”后以“鲁阳挥戈”、“鲁阳回日”谓力挽危局。 |
如醉如狂 | 形容神态失常,不能自制。亦指为某人某事所倾倒。 |
百弊丛生 | 百:形容多;弊:弊端,害处。各种弊害都产生出来了。 |
匠石运斤 | 匠:匠人;石:人名;运:抡;斤:斧子。指木匠石抡斧砍掉郢人鼻尖上的白灰,而没有碰伤郢人的鼻子。形容技艺精湛超群。 |
飞谋钓谤 | 亦作“飞谋荐谤”。以流言蜚语阴相攻讦。 |
不值一哂 | 哂:微笑。不值得一笑。指毫无意义或表示轻视。 |
狼前虎后 | 前门赶走狼,后门来了虎。比喻坏人接踵而来。 |
溘焉长往 | 溘:忽然。指人突然死亡。 |
以功覆过 | 用功劳来弥补过错。 |
迁地为良 | 迁:迁移。迁移到他处更好。 |
足茧手胝 | 谓由于辛劳而使手和脚上生了老茧。 |
好言自口,莠言自口 | 莠言:坏话。好话出自他的口,坏话出自他的口。指人说话反复无常。 |
诡形怪状 | 诡:怪异。奇特怪异的形状。 |
漫天飞雪 | 漫天飘雪,形容风雪很大,弥漫了天空。 |
鐻枝兰鼓 | 古代钟鼓及其台架。借为饰有钟鼓台架花纹的美锦名。 |
骑两头马 | 犹骑墙。比喻投机取巧,两面讨好。 |
另行高就 | 变换工作环境,找更好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