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秉旄仗钺秉旄仗钺的意思
bǐngmáozhàngyuè

秉旄仗钺



秉旄仗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秉:执持;旄:古代军旗;钺:掌权的兵器。比喻掌握军事大权。

出处《尚书·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例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8回:“昔姜尚父年九十,秉旄仗钺,未尝言老。”


基础信息

拼音bǐng máo zhàng yuè

注音ㄅ一ㄥˇ ㄇㄠˊ ㄓㄤˋ ㄩㄝˋ

繁体秉旄仗鉞

感情秉旄仗钺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掌军权。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秉旄仗钺的意思解释、秉旄仗钺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顾影弄姿 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种姿态。对着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种姿态。形容卖弄身形,自我欣赏。
超然物外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聊胜于无 聊:稍稍;稍微。比完全没有稍微好一些。
安安合适 刚刚适合,恰好相合。
调三斡四 挑拨是非。
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条件,其他问题就可得到解决。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嘘枯吹生 嘘:呵气。枯了的吹气使生长,生长着的吹气使枯干。比喻在言论中有批评的,有表扬的。
闭目塞听 塞:堵塞。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全不了解。
螳螂捕蝉 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
唐突西施 唐突:冒犯。西施:春秋时美女,冒犯了西施。比喻为了突出丑的,而贬低了美的。亦作“唐突西子”。
祖生之鞭 祖生:指晋人祖逖。祖逖立志收复国土。比喻奋勉向上或先占一着
国无宁岁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日子。
邑犬群吠 邑:乡邑。乡邑的狗群起吠叫。比喻庸人对不理解的观点进行群起攻击。
视死如生 把死去看做活着一样。形容不怕死。同“视死若生”。
毁誉参半 说坏话的和说好话的各占一半。表示对人的评价没有一致的意见。
韬光灭迹 谓隐藏自己行迹,不使外人得知。
一差两讹 同“一差二错”。
以强欺弱 以:凭借。凭借自己强大去欺负弱小群体。
刳形去皮 谓忘却形体和家国,而任乎自然。
胁肩累足 胁肩:耸起肩膀;累足:并着双脚。缩着肩膀,重迭着脚(不敢正立)。形容恐惧的样子。
恬不为意 处之泰然,满不在乎。
断缣寸纸 残缺不全的书画。
移风革俗 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同“移风易俗”。
贲育之勇 贲育:战国时期勇士孟贲和夏育。指壮士的勇敢。
三浴三熏 浴:沐浴。再三薰香、沐浴。表示以礼待人,对人尊重。也表示郑重其事。
诲而不倦 诲:教诲,教导;倦:厌烦,疲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烦。
真才识学 亦作“[[真才实艺]]”。真实的才华和能力。
折首不悔 即使被杀头也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