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簠簋不饬簠簋不饬的意思
guǐchì

簠簋不饬



簠簋不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簠、簋:都是古代食器,也用作放祭品;不饬:不整饬。借指贪污。旧时弹劾贪吏常用此语。

详细解释

借指贪污。旧时弹劾贪吏常用此语。

至夫~,下官不职者,吾居是邑则不敢非。◎明·赵弼《繁邑古祠对》

百科解释簠簋不饬,汉语词汇,借指人贪污。

出处《汉书·贾谊传》:“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饬’。”

例子至夫簠簋不饬,下官不职者,吾居是邑则不敢非。(明 赵弼《繁邑古祠对》)


基础信息

拼音fǔ guǐ bù chì

注音ㄈㄨˇ ㄍㄨㄟˇ ㄅㄨˋ ㄔˋ

繁体簠簋不飭

感情簠簋不饬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旧时弹劾贪吏常用此语。

近义词簠簋不修、簠簋不饰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簠簋不饬的意思解释、簠簋不饬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亲上作亲 亲戚间再结姻亲。
敏而好学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善有善报 善:好的。报:报应。做好事必有好的报答。常与“恶有恶报”连用。
此起彼伏 此:这;这个;彼:那;那个;伏:低下去。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联系紧密;互相配合行动。也作“此伏彼此”、“此起彼落”。
死求白赖 指不停地纠缠。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官无三日紧 指衙门办事往往先紧后松,有始无终。
名实相副 名声和实际一致。
焚琴鬻鹤 犹焚琴煮鹤。
夏五郭公 《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
百虑一致 指使各种不同的思想归于一致。
骄奢淫泆 同“骄奢淫逸”。
万金油 清凉油。比喻什么都不精通,但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能应付一气的人。
剪烛西窗 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
步线行针 比喻周密布置。
颖悟绝人 颖悟:聪颖。绝人:超过同辈。聪明过人。同“颖悟绝伦”。
莫为已甚 不做得太过分。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适可而止。
大莫与京 莫:没有谁;京:大。指大得无法相比。
言之有据 说话和写文章有充分的证据或事实根据。
天赐良机 天给的好机会。
截胫剖心 砍断足胫,剖开心胸。后以“截胫剖心”为暴君酷虐残民之典。
灶上扫除 把灶上打扫干净。比喻极容易做到。
丧言不文 文:文体,辞采。指居丧其间言辞要质朴。
百下百着 犹言百发百中,万无一失。同“百下百全”。
饔飧不饱 饔:早饭。飧:晚饭。终天吃不饱。形容生活十分贫困。《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况且民穷财尽,百姓饔飧不饱,没闲钱去养马骡。”亦作“饔飧不继”、“饔飧不给”。
颓唐不安 精神萎靡心神不安。
满口胡柴 满嘴胡说。胡柴,犹胡扯。
层出叠现 先后一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