簠簋不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簠、簋:都是古代食器,也用作放祭品;不饬:不整饬。借指贪污。旧时弹劾贪吏常用此语。
详细解释
借指贪污。旧时弹劾贪吏常用此语。
至夫~,下官不职者,吾居是邑则不敢非。◎明·赵弼《繁邑古祠对》
百科解释簠簋不饬,汉语词汇,借指人贪污。
出处《汉书·贾谊传》:“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饬’。”
例子至夫簠簋不饬,下官不职者,吾居是邑则不敢非。(明 赵弼《繁邑古祠对》)
基础信息
拼音fǔ guǐ bù chì
注音ㄈㄨˇ ㄍㄨㄟˇ ㄅㄨˋ ㄔˋ
繁体簠簋不飭
感情簠簋不饬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旧时弹劾贪吏常用此语。
近义词簠簋不修、簠簋不饰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东施效颦(意思解释)
- 后进之秀(意思解释)
- 适可而止(意思解释)
- 亡国之音(意思解释)
- 青蝇点素(意思解释)
- 名扬天下(意思解释)
- 负隅顽抗(意思解释)
- 风牛马不相及(意思解释)
- 身首分离(意思解释)
- 透心凉(意思解释)
- 浅斟低讴(意思解释)
- 狗走狐淫(意思解释)
- 兔起凫举(意思解释)
- 见性成佛(意思解释)
- 东零西碎(意思解释)
- 析交离亲(意思解释)
- 毁誉参半(意思解释)
- 七开八得(意思解释)
- 补阙拾遗(意思解释)
- 黑灯下火(意思解释)
- 严词拒绝(意思解释)
- 浩气四塞(意思解释)
- 悬壶于市(意思解释)
- 习以成俗(意思解释)
- 事当其言(意思解释)
- 題目正名(意思解释)
- 腌臜混沌(意思解释)
- 羹墙之思(意思解释)
※ 簠簋不饬的意思解释、簠簋不饬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倒绷孩儿 | 绷:包扎。接生婆把初生婴儿裹倒了。比喻一向做惯了的事因一时疏忽而弄错了。 |
波澜壮阔 | 澜:大波浪;壮阔:又雄壮又宽广。指水的波涛浩渺广阔。比喻声势雄壮有力;规模宏大。 |
上下相安 | 上下:指尊卑、长幼、上级与下级;安:安稳,安定。上面和下面,相安无事。 |
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
聚萤积雪 | 聚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积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 |
扫地无遗 | 见“扫地无余”。 |
蚊力负山 | 以蚊虫的力量能背山。比喻力虽小却身负重任。 |
被发文身 | 被发:散发;文身:身上刺花纹。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 |
附凤攀龙 | 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 |
步步紧逼 | 紧紧地逼近,毫不松懈。 |
海不扬波 | 比喻太平无事。 |
讨恶翦暴 | 征讨和剪除凶恶残暴的势力。 |
覆是为非 | 覆:颠倒。把是颠倒为非,把非颠倒为是。 |
一窍通,百窍通 | 窍:孔。关键的一窍通了,百窍都通。形容关键的一点明白了,所有的也随之而明白。 |
蛊惑人心 | 用谣言或诡辩来迷惑;毒害人们的心灵。蛊:相传是一种由人工培养的毒虫;用来放在食物中害人;蛊惑:迷惑;毒害。 |
还珠合浦 | 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矜愚饰智 | 装作有智慧,在愚人面前夸耀自己。 |
喜见乐闻 | 闻:听。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 |
鹓鹭成行 | 鹓鹭:两种鸟,鹅和鹭飞行有序。比喻百官朝见时秩序井然。 |
风靡云涌 | 涌:水腾跃,涌现。大风刮起来,乌云涌上来。比喻新生事物相继兴起,声势浩大。 |
死轻鸿毛 | 鸿毛:大雁的毛。比喻死得微不足道,毫无意义。 |
失石之难 | 指在作战中遭到箭与石的攻击。 |
哩哩啦啦 | 〈口〉(形)形容零零散散或断断续续的样子:大事小事,~没个完。 |
痿人念起 | 痿痹的人不忘起行。比喻情切。亦作:[[痿者不忘起]] |
丹垩一新 | 意思是比喻面貌改变。 |
病僧劝患僧 | 谓同病相怜﹐互相慰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