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言自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行:行为;言:言论。行为和言论都是自己发出的。比喻要自己约束自己。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地》:“行言自为而天下化,手挠顾指,四方之民莫不俱至,此之谓圣治。”
基础信息
拼音xíng yán zì wéi
注音ㄒ一ㄥˊ 一ㄢˊ ㄗˋ ㄨㄟˊ
感情行言自为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论长说短(意思解释)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释)
- 千秋大业(意思解释)
- 来去分明(意思解释)
- 呼幺喝六(意思解释)
- 窥见一斑(意思解释)
- 骈肩累迹(意思解释)
- 嗤之以鼻(意思解释)
- 美言不信(意思解释)
- 三日新妇(意思解释)
- 欺良压善(意思解释)
- 骆驿不绝(意思解释)
- 胼手胝足(意思解释)
- 迟徊观望(意思解释)
- 在家出家(意思解释)
- 天下无双(意思解释)
- 画虎画皮难画骨(意思解释)
- 覆车继轨(意思解释)
- 刀俎余生(意思解释)
- 身遥心迩(意思解释)
- 高翔远翥(意思解释)
- 腹中鳞甲(意思解释)
- 披文入情(意思解释)
- 八座尚书(意思解释)
- 量才録用(意思解释)
- 裰领道袍(意思解释)
- 流腔流调(意思解释)
- 应接无暇(意思解释)
※ 行言自为的意思解释、行言自为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多行不义必自毙 | 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 |
东挪西借 | 指到处挪借款项。 |
气壮如牛 | 气很盛;但使人觉得笨拙。 |
蹇视高步 | 指昂首阔步。 |
见其一未见其二 | 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
听而不闻 | 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
一人立志,万夫莫夺 | 形容志向坚定,别人很难改变。 |
顽皮贼骨 | 指品行不端,无赖狡诈的人。 |
击鞭锤镫 | 谓驱马疾行。指急行军。 |
故步自封 | 故:过时的;旧:故步。原来的步伐;老步子;封:限制;自封:把自己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指自己停滞在老路上。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或革新。 |
旷夫怨女 | 旷夫:大龄而未娶妻室的男子;怨女:大龄而未嫁人的女子。指年龄已大,尚未婚配的男女。 |
余韵绕梁 | 韵:韵律。形容歌声高亢、优美悦耳,余味无穷。 |
国家大计 | 与国家利益有关的重大事情。 |
道高德重 | 道德高尚,很有威信。 |
排山压卵 | 比喻事情极容易成功,毫不费力。 |
鸡栖凤巢 | 栖:居住。鸡住在凤凰的窝里。比喻才德卑下的人占据高位。 |
相为表里 | 表里:指内外。甲为乙的外表,乙为甲的内里。比喻互相依存,互相接受。 |
拭目倾耳 | 拭目:擦了眼睛看;倾耳:侧过耳朵听。形容仔细看听。 |
弋人何篡 | 弋人:射鸟的人;篡:取得。射鸟的人无法取得。旧喻贤者隐处,免落入暴乱者之手。 |
设言托意 | 托:寄托。用言语寄寓心意。 |
意扰心烦 | 扰:乱。心意烦恼不安。 |
侍执巾节 | 拿着手巾、梳子伺候,形容妻妾服事夫君。 |
奋发踔厉 | 奋发有为,意气昂扬。语本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
乔妆改扮 | 乔:做假。乔妆:改变服装、容颜。指化妆改变形象,掩饰本来的身份。亦作“乔装打扮”、“乔装改扮”。 |
焚如之祸 | 焚如:指燃烧或火灾。遭受火烧的灾祸。 |
相沿成例 | 依照相传下来的一套慢慢地成了习惯。 |
十谒朱门九不开 | 谓豪门皆为富不仁,上门求助多遭拒绝。 |
红颜暗老 | 见'緑鬓朱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