缮甲治兵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缮甲:修治铠甲。比喻作军事准备。亦作“缮甲厉兵”。
详细解释
缮甲:修治铠甲。比喻作军事准备。亦作“缮甲厉兵”。
出处《诗经·郑风·叔于田序》:“叔处于京,缮甲治兵,以出于田。”
例子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即位以来,缮甲治兵,伺候邻国。”
基础信息
拼音shàn jiǎ zhì bīng
注音ㄕㄢˋ ㄐ一ㄚˇ ㄓˋ ㄅ一ㄥ
繁体繕甲治兵
感情缮甲治兵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作军事准备。
近义词缮甲厉兵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神乎其神(意思解释)
- 当断不断(意思解释)
- 不遑宁息(意思解释)
- 驰马试剑(意思解释)
- 柳亸花娇(意思解释)
- 情深意重(意思解释)
- 无愧屋漏(意思解释)
- 鸡尸牛从(意思解释)
- 人心莫测(意思解释)
- 三山五岳(意思解释)
- 皓月千里(意思解释)
- 琵琶旧语(意思解释)
- 口衔天宪(意思解释)
- 鸾翔凤翥(意思解释)
- 背曲腰弯(意思解释)
- 老女归宗(意思解释)
- 冤如巷伯(意思解释)
- 口呆目钝(意思解释)
- 摸鸡偷狗(意思解释)
- 满面含春(意思解释)
- 陇头音信(意思解释)
- 撞钟击鼓(意思解释)
- 敝车羸马(意思解释)
- 革旧立新(意思解释)
- 季孟之间(意思解释)
- 浮一大瓟(意思解释)
- 玉枕兰亭(意思解释)
- 雨窟云巢(意思解释)
※ 缮甲治兵的意思解释、缮甲治兵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炙手可热 | 炙: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
辞不获命 | 谓辞谢而未获允许。 |
雄伟壮观 | 气势伟大美丽。 |
荣华富贵 | 荣华:兴旺显耀。旧时形容有钱有势。现比喻兴盛或显达。 |
出云入泥 | 谓自己一旦青云直上,便不惜将旧时朋友踩入泥中。喻人情浇薄,世态炎凉。 |
法不传六耳 | 指极端秘密,不能让第三者知道。 |
以暴易乱 | 用残暴者代替残暴者。指统治者换了,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 |
大出风头 | 指成为舆论注意的中心,出头露面,显示个人的表现。 |
兵在精而不在多 | 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
依人篱下 | 依:依附,依靠;篱:篱笆。依附于他人篱笆下。指依靠他人生活。 |
打下马威 | 官吏初到任时,严厉对待属员,并加以责打,以显示威风。后也指初见面时借故给人出难题,以显示自己的权威 |
方兴未已 | 见“方兴未艾”。 |
天堑长江 | 堑:壕沟。长江为天然的壕沟。形容长江地势险要,不可逾越。 |
多难兴邦 | 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
虚而虚之 | 虚:空虚。力量虚弱而故意表现虚弱,使敌人反误以为强大。 |
明光烁亮 | 光亮耀眼。 |
青衣乌帽 | 青衣:自汉以后即为卑贱者之服;乌帽:乌纱帽,本为官帽,隋唐以后流行于民间。平民的衣着 |
邯郸匍匐 |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后因以“邯郸匍匐”比喻盲目效仿以致失去自己原来的长处。 |
束手就死 | 束:捆绑。捆起手来等死。 |
暮景残光 | 犹言夕阳残照。比喻年老体衰,临近死亡。 |
履险若夷 | 见“履险如夷”。 |
弹冠结绶 | 朋友之间互相援引出仕。 |
造微入妙 | 形容达到微妙的境界。 |
双眼灼灼 | 形容鲜红。 |
权倾朝野 | 又称势倾朝野。倾:压倒。朝野:朝廷内外。权力压倒朝廷和地方上下所有人。形容权力极大 |
三小凤凰 | 清初之王式丹﹑唐孙华﹑顾嗣立三人,才名并着,时号'三小凤凰'。 |
缩缩蹑蹑 | 畏缩小心的样子。 |
航天飞机 | 可以重复使用的、往返于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的空中运载工具。利用火箭发射升空,能自行返回地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