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偶烛施明偶烛施明的意思
ǒuzhúshīmíng

偶烛施明



偶烛施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偶:双;施:施行。两支蜡烛大放光明。比喻两种事物相得益彰。

详细解释

谓尧舜德之盛也。汉、王符《潜夫论》:「尧舜之德,譬犹偶烛施明于幽室也。前烛照之,后烛益明,非前烛昧,后烛彰也,乃二烛相因而成大光。」

出处汉 王符《潜夫论》:“尧舜之德,譬犹偶烛施明于幽室也,前烛照之,后烛益明,非前烛昧,后烛彰也,乃二烛相因而成大光。”


基础信息

拼音ǒu zhú shī míng

注音ㄡˇ ㄓㄨˊ ㄕ ㄇ一ㄥˊ

繁体偶燭施明

感情偶烛施明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两者之间。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偶烛施明的意思解释、偶烛施明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公平合理 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
率土之滨 沿着王土的边涯。犹言普天之下,四海之内。
能征惯战 形容作战经验丰富,很能打仗。
画虎类犬 画虎画得像只狗。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伦不类。
悔之何及 悔:后悔。后悔也来不及了。
云雾迷蒙 迷蒙: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云雾笼罩,使景物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面红面绿 见“面红面赤”。
唯利是求 见“唯利是视”。
超然远举 为超脱世事,远由而去。末·苏舜钦《答韩持国书》:“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间,遂超然远举,羁泊于江湖之上,不惟衣食之累,实亦少避其机阱也。”亦作“超然远引”。渭·姚鼎《伍子胥论》:“昔者尝怪乐毅之于燕,伍子胥之于吴,皆以受任于先君之时,及至嗣子弃之,于是毅遂
霓裳羽衣 以云霓为裳,以羽毛作衣。形容女子的装束美丽。
色如死灰 比喻脸色惨白难看。
力不副心 副:符合。心里想做,但是力量够不上。
毛羽未丰 比喻力量不足,条件还不成熟
勃然变色 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上梁不正下梁歪 上梁:指上级或长辈。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做坏事。
朝乾夕愓 指终日勤奋谨慎,不敢懈怠。
分兵把守 分散兵力,到处防守。
福至心灵 福气一来;心也变得灵巧起来。多用来奉承人得意时思想灵活;言行适宜;含有诙谐之意。
赴火蹈刃 赴:前往;蹈:踩踏。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
神完气足 精神饱满,气息充足。
瞻前忽后 瞻:视,望。形容难以捉摸。
析骨而炊 同“析骸以爨”。指被围日久,粮尽柴绝的困境。亦以形容战乱或灾荒时期百姓的悲惨生活。
鉴往如来 意思是审查过去,就可以推断未来。
赐牀调羹 见“[[赐鸩]]”。
心战胆栗 喻指对事物得失的取舍。攻心之战。心中恐惧而战栗。
七魄悠悠 谓七魄离身飘荡。形容惊愕、昏厥或死亡。
借故敲诈
不测之诛 见“[[不测之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