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忠孝节烈忠孝节烈的意思
zhōngxiàojiéliè

忠孝节烈



忠孝节烈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为国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夫妻尽节,对朋友尽义。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行为准则。

详细解释

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夫妻尽节,对朋友尽义。清˙邵长蘅˙侯方域魏禧传:遇忠孝节烈事,则益慷概激昂。亦作忠孝节义。

出处清·邵长蘅《侯方域魏禧传》:“其为文主识议,凌厉雄健,不屑抚拟如世之貌似大家者。遇忠孝节烈事,则益感慨激昂。”


基础信息

拼音zhōng xiào jié liè

注音ㄓㄨㄥ ㄒ一ㄠˋ ㄐ一ㄝˊ ㄌ一ㄝˋ

感情忠孝节烈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封建道德准则。

近义词忠孝节义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忠孝节烈的意思解释、忠孝节烈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鬼哭神嚎 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刚愎自用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一清二白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指非常清白;没有污点。
男男女女 男女混杂的一群人。
司马昭之心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良辰吉日 良:好;辰:时日;吉:吉利。美好的时辰,吉利的日子。后常用以称宜于成亲的日子。
心中无数 指对情况不太了解或处理事情没有把握。数:数目;指掌握的实际情况。
传闻异辞 传闻:原指久远的事,后指听来的传说;异辞:原指措词有所不同,后指说法不一致。指传说不一致。
鹏抟鹢退 鹏抟,本《庄子·逍遥游》;鹢退,出《左传·僖公十六年》“六鹢退飞过宋都”。喻指宦海的浮沉,仕途的进退。
有口皆碑 碑:记功的石碑;皆:都是。所有人的嘴都是记载功德的碑石。形容为人们普遍称颂。
韫椟而藏 把玉裹在匣子里藏起来。比喻怀才隐退。
效命疆场 疆场:战场。到边疆拼死报效国家。
延津剑合 指晋时龙泉、太阿两剑在延津会合的故事。后以“延津剑合”或“延津之合”比喻因缘会合。
高人雅士 高人:志趣、行为高尚的人,多指隐士;雅:风雅,儒雅。志行高尚、风格儒雅的人。
金钗细合 金钗和钿合。传说中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的信物。
索尽枯肠 索:寻找,搜索;枯肠:枯渴的肠。比喻费尽心思
机变如神 机变:机智、权变。机智权变,神奇莫测。
孤云野鹤 旧指闲散自在,不求名利的人。
失败乃成功之母 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取得胜利。
不安于位 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有典有则 典:制度;则:法则。有制度,有法则可供依据。
乐山爱水 爱好山水风光。
泽被后世 泽:恩泽,恩惠。被:覆盖。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
以身试险 身:亲身,亲自;试:尝试。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
盛食厉兵 吃饱饭,磨快兵器。比喻做好战斗准备。
玉润冰清 像玉一样润泽,像冰一样清纯。常喻人或物形神之美。
海屋筹添 宋苏轼《东坡志林·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原谓长寿,后以“海屋筹添”为祝寿之词。
悠然自在 清闲自在qīngxián-zìzài清静幽闲,无拘无束。形容生活舒适安闲出家人清闲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