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既来之,则安之既来之,则安之的意思
láizhī,zéānzhī

既来之,则安之



既来之,则安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出处先秦 孟轲《论语 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例子但既来之,则安之,姑且住下再说。(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0二回)


基础信息

拼音jì lái zhī,zé ān zhī

注音ㄐ一ˋ ㄌㄞˊ ㄓ,ㄗㄜˊ ㄢ ㄓ

繁体既來之,則安之

正音“则”,不能读作“zhé”。

感情既来之,则安之是中性词。

用法复句式;作状语;表示既然来了就要安心。

辨形“既”,不能写作“即”。

近义词随遇而安

反义词来无影,去无踪

英语Since you have come; take your ease.

日语乗りかかった舟(ふ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既来之,则安之的意思解释、既来之,则安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性命交关 交关:相关。形容关系重大,非常紧要。
一丁点儿 形容极少或极小。
昌亭旅食 寄食南昌长亭处,借指寄人篱下。
烟不出火不进 形容人慢性子,不爱说话。
丧师辱国 军队损失,国家蒙受耻辱。
寸田尺宅 比喻微薄的资产。
黑天墨地 见“黑天摸地”。
猛将如云,谋臣似雨 指文臣武将很多,势力强大。
陡壁悬崖 形容山势险峻。
人人皆知 皆:都。所有的人都知道。
临机能断 当机立断。抓住时机,立刻决断。
阿谀苟合 阿:迎合,曲从;阿谀:曲意逢迎;苟:苟且;苟合:无原则地附和。曲从别人的意愿,无原则地附和。
不知所可 可:合宜,好。指不知道该怎样办才好。
捉贼捉赃 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隐若敌国 隐:威严庄重的样子;若:象;敌:匹敌,同等;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
有典有则 典:制度;则:法则。有制度,有法则可供依据。
真知卓见 见“真知灼见”。
席卷天下 形容力量强大,控制了全国。
手挥目送 手挥:挥动手指弹琴;目送:眼睛追视归鸿。手眼并用,怎么想就怎么做。也比喻语言文字的意义双关,意在言外。
方圆可施 施:施行,实施。方圆都能适应。比喻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遐尔闻名 形容名声大,远近都知道。
无涯无际 涯:边际,极限;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指腹割衿 指腹:双方父母为腹中的胎儿预订婚姻;割衿:男女幼年由父母代订婚约,怕长大后不相认,将衣襟裁为两幅作为凭证。指婚约。
风恬浪静 恬:平静,安适;静:安静。风很安逸,浪很安静。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一相情原 亦作“一厢情原”。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
溃冒冲突 溃:水冲破堤防;冒:冲犯;冲突:急奔猛闯。形容危险的祸患。
坐树无言 见“坐树不言”。
鲁女忧葵 意思是指对国事关心,或指女大当嫁。喻指担忧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