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义方之训义方之训的意思
fāngzhīxùn

义方之训



义方之训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义方:比喻为人应遵守的道理。教人遵守做人之道的训言

详细解释

为人遵守的道理,教人以为人之道的训言。出处《左传·隐公三年》:“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泆,所自邪也。”汉·蔡邕《司徒袁公夫人马氏碑》:“义方之训,如川之流。”事例:汉·蔡邕《司徒袁公夫人马氏碑》:“~,如川之流。”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例子汉·蔡邕《司徒袁公夫人马氏碑》:“义方之训,如川之流。”


基础信息

拼音yì fāng zhī xùn

注音一ˋ ㄈㄤ ㄓ ㄒㄨㄣˋ

繁体義方之訓

感情义方之训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义方之训的意思解释、义方之训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地大物博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吴牛喘月 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枉费心机 白白地费了一番心思。枉:白白地;心机:心思;计谋。
抑恶扬善 抑:遏制。压制坏人坏事,宣扬好人好事。
合眼摸象 闭着眼睛摸象。比喻盲目行事。
不按君臣 中医处方,以君臣相配为原则。君是主药,臣是辅药。不按君臣,就是违
天高皇帝远 原指偏僻的地方,中央的权力达不到。现泛指机构离开领导机关远,遇事自作主张,不受约束。
欺世盗名 欺:欺骗;世人:指当时的人。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凌弱暴寡 凌:侵犯;暴:欺负、践踏。侵犯弱小的,欺侮孤单的。
口腹之累 口腹:指饮食;累:连累。指因为饮食而受到牵累。
死死平平 麻木不仁,没有生气。
闺英闱秀 大户人家的才貌娇好的女子。
厉精求治 厉:振作,振奋;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虎跳龙拿 拿:取。像老虎那样跳跃,像龙那样伸爪抓取。形容人身手敏捷或激烈搏斗。
落魄不偶 古代一种迷信观念,认为偶数好,奇数不好。落魄:倒霉、潦倒;不偶:运气不好。
目不别视 眼睛不往别处看。形容精神集中,专心致志。亦作“目不旁视”。
极古穷今 谓穷尽古今。
半身不摄 摄:引持。指半边身体不能随意转动或半边肢体瘫痪。
多历年稔 谓历时久长。
夜以接日 以:用;接:接续。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勤奋工作或学习。
亦庄亦谐 形容既严肃又风趣。
颓垣败井 犹颓垣废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誓死不屈 立誓宁死也不屈服。
功臣自居 居:当,任。做了一些成就就以有功之臣而自任。
险象跌生 危险的现象或事情不断地发生。周国平·《白兔和月亮》:“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以义灭身 丧身;毁灭自身。
言大非夸 话虽说的很大,但不是虚夸的。
金牙铁齿 比喻年高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