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胥之哭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包胥:春秋时楚国大臣申包胥。比喻到别国哀求援兵。
详细解释
春秋时期,诸侯混战,吴国进攻楚国,楚国大败。楚国大臣申包胥前往秦国求救,秦哀公举棋不定,迟迟不发兵救楚。申包胥“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深受感动,就答应出兵救援楚国。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四年》
百科解释春秋时期,诸侯混战,吴国进攻楚国,楚国大败。楚国大臣申包胥前往秦国求救,秦哀公举棋不定,迟迟不发兵救楚。申包胥“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深受感动,就答应出兵救援楚国。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四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
例子《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平西王吴三桂,介在东陲,独效包胥之哭。”
基础信息
拼音bāo xū zhī kū
注音ㄅㄠ ㄒㄨ ㄓ ㄎㄨ
感情包胥之哭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求外援。
近义词秦庭之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太岁头上动土(意思解释)
- 直谅多闻(意思解释)
- 束之高阁(意思解释)
- 落花流水(意思解释)
- 漏泄春光(意思解释)
- 金华殿语(意思解释)
- 凿空投隙(意思解释)
- 蓝田出玉(意思解释)
- 千里同风(意思解释)
- 避穽入坑(意思解释)
- 犯颜极谏(意思解释)
- 愣头愣脑(意思解释)
- 蹑脚蹑手(意思解释)
- 龙战玄黄(意思解释)
- 不根之谈(意思解释)
- 以白诋青(意思解释)
- 奋笔直书(意思解释)
- 量入计出(意思解释)
- 仙液琼浆(意思解释)
- 沉不住气(意思解释)
- 逐宕失返(意思解释)
- 负任蒙劳(意思解释)
- 光辉夺目(意思解释)
- 轩冕相袭(意思解释)
- 浑玉璞金(意思解释)
- 额外之人(意思解释)
- 索然俱散(意思解释)
- 高垒深壁(意思解释)
※ 包胥之哭的意思解释、包胥之哭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短寿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你死我活 |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形容双方斗争尖锐;不能共存。 |
民穷财尽 | 人民穷困,国家财富也消耗完了。 |
蜜语甜言 | 蜜:比喻甘美。说的话像蜜一样甜。形容说的话好听。 |
油头滑脑 | 形容人轻浮油滑;不诚实。 |
刮毛龟背 | 刮:用锋刃平削。从乌龟背上刮下毛。比喻事情很难成功 |
踽踽凉凉 | 见“踽踽凉凉”。 |
祖龙一炬 | 祖龙:秦始皇。指秦始皇焚书。比喻一把火烧掉。 |
蜂屯蚁附 |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
穿着打扮 | 穿戴的服饰形式。 |
排沙见金 | 见“排沙简金”。 |
弃瑕录用 | 原谅过去的过失,重新录用。 |
水陆毕陈 | 水陆:指水陆所产的珍贵食物。各种山珍海味全都陈列出来。形容菜肴丰富。 |
墙头马上 | 为男女爱慕之典实。 |
升天入地 | 升:上升。上到天上,钻入地下。 |
持刀弄棒 | 持:拿;棒:木棍。形容喜欢习武。 |
肺肝如见 | 肺肝:肺腑,比喻内心。比喻心机与谋算统统被别人看出。 |
颠仆流离 | 同“颠沛流离”。 |
没日没夜 | 犹言不分白天夜晚。 |
面如凝脂 | 凝脂:凝结的脂肪。比喻脸色洁白柔滑。 |
山容海纳 | 形容胸怀宽广,能象山谷和大海一样容物。 |
點點搠搠 | 谓背后议论﹑指摘。 |
絶类离羣 | 出众超群。与人群隔绝。脱离尘俗。 |
守节不淫 | 亦作'富贵不能淫'。 |
日短夜修 | 意思是指冬至前后几个月白天短夜晚长。 |
留风遗韵 | 见“[[流风遗韵]]”。 |
大鸣大放 | 群众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