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包胥之哭包胥之哭的意思
bāozhī

包胥之哭



包胥之哭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包胥:春秋时楚国大臣申包胥。比喻到别国哀求援兵。

详细解释

春秋时期,诸侯混战,吴国进攻楚国,楚国大败。楚国大臣申包胥前往秦国求救,秦哀公举棋不定,迟迟不发兵救楚。申包胥“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深受感动,就答应出兵救援楚国。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四年》

百科解释春秋时期,诸侯混战,吴国进攻楚国,楚国大败。楚国大臣申包胥前往秦国求救,秦哀公举棋不定,迟迟不发兵救楚。申包胥“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深受感动,就答应出兵救援楚国。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四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

例子《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平西王吴三桂,介在东陲,独效包胥之哭。”


基础信息

拼音bāo xū zhī kū

注音ㄅㄠ ㄒㄨ ㄓ ㄎㄨ

感情包胥之哭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求外援。

近义词秦庭之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包胥之哭的意思解释、包胥之哭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乘风破浪 乘:趁着。趁着顺风;破浪前进。比喻志向远大;气魄雄伟;不怕困难;奋勇前进;多含施展远大抱负之意。也作“乘长风破万里浪”、“长风破浪”。
汗流夹背 同“汗流浃背”。
若敖之鬼 若敖:指春秋时楚国的若敖氏。若敖氏的鬼将因灭宗而无人祭祀。比喻没有后代,无人祭祀。
悠悠忽忽 形容悠闲懒散或神志恍惚的样子。
滴水穿石 滴水可把石头打穿。比喻虽然力量小;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把艰难的事情办成。也作“水滴石穿”。
有以善处 指正确对待,妥善处理。
敌忾同仇 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举踵思慕 举:抬起;踵:脚后跟;举踵:踮起脚跟;思慕:思念。形容十分思念,抬起脚后跟张望。
神鬼难测 测:推测。事情极诡秘,神鬼也难测度。形容谁也推测不出。
淫词秽语 淫荡猥亵的言词。同“淫词亵语”。
风云不测 比喻变幻莫测的局势。
破肝糜胃 形容竭尽忠诚。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一无所得 什么东西也没有得到。
猿鹤沙虫 《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按,今本《抱朴子·释滞》作:“山徙社移,三军之众,一朝尽化,君子为鹤,小人成沙。”后因以“猿鹤沙虫”指阵亡的将士或死于战乱的人民。
夜静更深 无声无息的深夜。
捷报频传 捷报:胜利的消息;频:屡次;连续多次。胜利的消息不断传来。
因风吹火 因:顺着。顺着风势吹火,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常用作谦词。
震主之威 威:威势。使君主畏忌的威势。
年丰岁稔 稔:庄稼成熟。年成好,庄稼大丰收。
鸿毳沉舟 毳:鸟兽的细毛。鸿雁细毛虽轻,堆积过多也能使船沉没。比喻小问题不解决,积累多了就要出大问题。
援疑质理 援:引、提出;质:询问。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形容虚心请教,认真求学。
拊心泣血 形容内心悲痛之极。
刁钻促狭 亦作“刁钻促搯”。狡猾而好捉弄人。
蹈仁履义 遵循仁义之道。
趋炎赶热 趋:奔走,投靠。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众议成林 指众人的议论可使人相信平地上出现森林。比喻流言多可以乱真。
天伦乐事 快乐的事情和欢畅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