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存目击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一个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人们只需一接触便能感受得到。
出处庄周《庄子 田子方》:“子路曰:‘吾子欲见温伯雪子久矣,见之而不言,何邪?’仲尼曰:‘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
例子宋·苏轼《是日偶至野人汪氏之居仍用前韵》:“色瘁形枯应笑屈,道存目击岂非温?”
基础信息
拼音dào cún mù jī
注音ㄉㄠˋ ㄘㄨㄣˊ ㄇㄨˋ ㄐ一
繁体道存目撃
感情道存目击是中性词。
用法紧缩式;作定语;指一个人的道德修养。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贫贱不能移(意思解释)
- 海枯石烂(意思解释)
- 各尽所能(意思解释)
- 家人父子(意思解释)
- 难乎其难(意思解释)
- 多此一举(意思解释)
- 兴波作浪(意思解释)
- 雨淋日炙(意思解释)
- 钩深极奥(意思解释)
- 臭不可当(意思解释)
- 阴阳交错(意思解释)
- 水佩风裳(意思解释)
- 元凶巨恶(意思解释)
- 零零星星(意思解释)
- 风雨飘零(意思解释)
- 日暮途远(意思解释)
- 冰炭不投(意思解释)
- 颖悟绝伦(意思解释)
- 轻脚轻手(意思解释)
- 民亦劳止,汔于小康(意思解释)
- 漫地漫天(意思解释)
- 街坊四邻(意思解释)
- 补偏救弊(意思解释)
- 博学鸿词(意思解释)
- 良玉不瑑(意思解释)
- 借端生事(意思解释)
- 割爱见遗(意思解释)
- 当前决意(意思解释)
※ 道存目击的意思解释、道存目击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麻痹大意 | 麻痹:一种病态;身体某部分肢体失去知觉。比喻对事物现象不经心;失去警觉;粗心大意。 |
无动于衷 | 衷:内心。丝毫没有触动内心。形容对应该动心的事情毫无感触;漠然置之。 |
学而不思则罔 | 罔:同“惘”,迷惑。只读书而不肯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收获。 |
山止川行 | 喻坚不可摧,行不可阻。 |
悲观主义 | 对世事所怀消极看法的处世观 |
鼠窜蜂逝 | 形容纷纷跑散。 |
项庄舞剑 | 见“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废然而反 | 废然:沮丧失望的样子。反:返回。怀着失望的心情而归来。形容因消极失望而中途退缩。亦作“废然思返”、“废然而返”。 |
飘风苦雨 | 形容天气恶劣。 |
只手单拳 | 只:单。比喻一个人力量弱小。 |
星星之火 | 一点点小火星。比喻开始时微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多比喻新兴的革命力量。 |
两面光 | 两个面都光滑。比喻两方面都不得罪,两边做好人。 |
命辞遣意 | 亦作“命词遣意”。运用文词表达思想。 |
一勇之夫 | 只有勇力而无智慧的人。 |
任其自流 | 指不加约束、引导,听任自由发展。 |
整冠纳履 | 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后以“整冠纳履”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
壶浆箪食 | 浆:汤;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食:食物。用箪盛饭,用壶盛汤,犒劳军队。形容百姓欢迎军队 |
私心妄念 | 私:利己;妄:虚妄,不实。为个人利益打算的种种想法。 |
振旅而归 | 振旅:整军,休整部队;归:返回。军队作战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而返回。指部队作战胜利归来。 |
松下喝道 | 古代官吏出行时,衙役在前面敲锣,吆喝行人回避。比喻替人炫耀张扬。 |
逗节成枝 | 谓编缀故事情节。 |
一茎一草 | 指细微之物。 |
中石没矢 | 指西周时楚国君熊渠、春秋时楚大夫养由基、西汉名将李广等人力大善射的故事。相传他们射箭中石,箭头竟没入石中。事分别见《吕氏春秋•精通》、《韩诗外传》卷六、《史记•李将军列传》。 |
扺掌而谈 | 比喻极为欢洽的谈话。 |
小巧别致 | 体积小而手工精细,式样新奇。 |
外内无患 | 比喻不识货或看不出好坏。 |
强而示弱 | 意思是比喻力量强大,却故意装作力量很小,给予意外的打击。 |
窥伺间隙 | 暗中观察,准备伺机采取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