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跋前疐后跋前疐后的意思
qiánzhìhòu

跋前疐后



跋前疐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同“跋胡疐尾”。比喻进退两难。

详细解释

同“跋胡疐尾”。比喻进退两难。

其稍畏名义者,则包羞闵默而有~之忧。《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嘉熙元年》

百科解释跋:踩;疐:被绊倒。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比喻进退两难。同“跋胡疐尾”。

出处宋 陈亮《谢罗尚书启》:“直情径行,视毁誉如风而不恤;跋前疐后,方进退惟谷以堪惊。”

例子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无事之时,望影藏匿,跋前疐后,日不聊生。”


基础信息

拼音bá qián zhì hòu

注音ㄅㄚˊ ㄑ一ㄢˊ ㄓˋ ㄏㄡˋ

繁体跋前前后

感情跋前疐后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进退维谷。

近义词跋前踬后、进退跋疐

英语be caught in a dilemma(to be on the horns of a dilemma)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跋前疐后的意思解释、跋前疐后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名士风流 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雅俗共赏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息息相关 息:呼吸。呼吸也相互关连。形容非常密切。
指东画西 指说话时的手势动作。比喻说话避开主题,东拉西扯。
成败论人 论:衡量;评定。以成功或失败为评价人物的标准。
飞蛾赴烛 见“飞蛾赴火”。
情见势屈 情:真情;见:通“现”,暴露;势:形势;屈:屈曲。指军情已被敌方了解,又处在劣势的地位。
争强显胜 犹争强好胜。争为强者,事事处处都喜欢超过和压倒别人。
闻一知二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扼喉抚背 抚:按,捺。掐住咽喉,按住脊背。比喻控制敌方的要害,使其丧失反抗的能力。
怀铅握椠 见“怀铅提椠”。
抚掌大笑 抚掌:拍手。拍手大笑。形容非常高兴。
风语不透 形容异常严密。
根连株逮 犹株连。
鞭擗向里 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同“鞭辟近里”。
春蚓秋蛇 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歌楼舞榭 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为歌舞娱乐而设立的堂或楼台。泛指歌舞场所。
大水淹了龙王庙 龙王庙:管水之神的庙宇。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互相之间发生了争端。
瓜瓞绵绵 瓞:小瓜;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如同一根连绵不断的藤上结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瓜一样。引用为祝颂子孙昌盛。
改柯易节 指枝叶凋败。比喻人品蜕变。同“改柯易叶”
泰然自得 指身体感到不寻常的舒适的满足。
姑妄言之 姑:姑且;妄:随便。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做自谦之辞。
脱天漏网 谓不受约束地胡作非为。
见怪非怪,其怪自害 怪:奇异的。发现怪事怪物不要惊慌,它就不会危害了。
教亦多术 教:教诲;术:方法。教诲人有多种方法。
发瞽披聋 张开瞽目,打通聋耳。犹言恢复视觉和听觉能力。
杖乡之年 迟暮:黄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泰山其頽 旧时用于哀悼大家敬仰的人。后用来比喻众所仰望的人去世。多用作悼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