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以耳为目以耳为目的意思
ěrwéi

以耳为目



以耳为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把听到的当作亲眼目睹的。指对传闻的事情不加分析就信以为真。

详细解释

拿听到的当作亲眼目睹的。比喻不亲自了解情况,只听信别人说的。

据我那小东人说得来十三妹姑娘怎的个孝义,怎的个英雄,我那老东人~,便轻信了这话。◎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

以耳为目[yǐěrwéimù]

    比喻只听信别人的话而不亲自了解实情。

    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据我那小东人说来,十三妹姑娘怎得个孝义,怎得个英雄;我那老东人以耳为目,便轻信了这话。或作以耳代目。

    百科解释以耳为目(yǐěrwéimù):拿耳朵当眼睛。指不亲自去调查了解,光听信别人说的。出自清·张春帆《九尾龟》。

    出处清·张春帆《九尾龟》第一百七十回 :“但是如今的那班督抚,也都是些以耳为目、不分黑白的人。”

    例子据我那小东人说得来十三妹姑娘怎的个孝义,怎的个英雄,我那老东人以耳为目,便轻信了这话。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


    基础信息

    拼音yǐ ěr wéi mù

    注音一ˇ ㄦˇ ㄨㄟˊ ㄇㄨˋ

    繁体以耳為目

    感情以耳为目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不去实践。

    近义词以耳代目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以耳为目的意思解释、以耳为目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间不容缓 指刻不容缓。
不辞劳苦 辞:推辞。虽然劳累和辛苦也不推辞。形容工作勤奋努力。也作“不辞辛苦”。
手眼通天 比喻办法多,手段高明。
空前未有 前所未有,以前从来没有的。
任重致远 指负载沉重而能到达远方。后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前景,做出宏伟的业绩。
鱼沉雁渺 见“鱼沉雁渺”。
开口见心 说话直爽,没有隐曲。
讳莫如深 讳:瞒着不说;深:事件重大。原指事情重大;因而隐瞒不言。后比喻隐瞒得非常严;唯恐别人知道。
天不转地转 指以后总有见面的机会。
后浪催前浪 比喻新生的事物推动或替换陈旧的事物,不断前进。
翻手是雨,合手是云 翻:反转;覆:反覆。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权术。
井底蛤蟆 指井底的癞蛤蟆,比喻没有见识的人。
挑得篮里便是菜 比喻得到一点就行,毫不挑剔。
世道人心 社会的风气,人们的思想。
兴尽悲来 兴:兴致,兴味。高兴到了极点,使人悲苦的事就来了。
三头六证 众多的人证。
贵而贱目 比喻相信传说,不重视事实。
知义多情 义:情义。懂得情义,富于感情。
厕足其间 厕足:插足。在里面插一脚。
切骨之寒 切骨:彻骨,渗透到骨头里。形容冷得刺骨。
石邑深涧 用来形容森严的法律。
丁丁光光 象声词。
中人之姿 人的相貌中等。形容无特别之处。
一目尽天涯 一眼望去。一眼能看到天边。
穷老尽气 形容用毕身的时间精力从事某一学业。
清如冰壶 东晋王敦谋反,晋明帝化装去察看王敦营垒。走后,王敦使五骑追帝。'帝亦驰去,马有遗粪,辄以水灌之';而追的人'见马粪冷,以为信远而止不追'。事见《晋书.明帝纪》。后以'遗矢如冰'指代其事。
面色如生 死人的脸色像活着时一样。
胡行乱闹 犹胡作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