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郎

词语解释
议郎[ yì láng ]
⒈ 官名。汉代设置;为光禄勋所属郎官之一,掌顾问应对,无常事。汉秩比六百石。多征贤良方正之士任之。晋以后废。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汉 代设置;为光禄勋所属郎官之一,掌顾问应对,无常事。 汉 秩比六百石。多征贤良方正之士任之。 晋 以后废。
引《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无员,多至千人。议郎、中郎秩比六百石。”
《晋书·山涛传》:“除议郎,帝以 涛 清俭无以供养,特给日契,加赐牀帐茵褥。”
章炳麟 《东夷诗》之七:“长兄专城居,仲兄为议郎。”
国语辞典
议郎[ yì láng ]
⒈ 职官名。秦代设置,掌论议,晋以后废除。
分字解释
※ "议郎"的意思解释、议郎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唐故朝议郎试大理评事牛府君墓志并序。
2、东汉时期,隐士黄琼不想应汉顺帝的诏书出山为官,李固写信劝他,不想为官就学巢父与许由隐居山林,不要学鲁阳隐士樊英那样名高难副,你要以事实证明你的才能。于是黄琼应诏为议郎,政绩突出,不久后升为尚书令、太尉
3、东汉和帝方储以贤良方正对策为天下第一,任博士迁议郎、洛阳令、太常卿,死后追赠尚书令、黟县侯,葬淳安城内
4、后来,果然是通过虞允文的提名,四川宣抚使王炎招请陆游参加宣抚使司的工作,正式诰书到后,他的官衔是“左承议郎、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
5、朝廷封曹操为议郎,曹操不肯迎合*贵,遂托病回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弋猎,暂时隐居了。
6、曹操见到司马懿,很是高兴,任命他为黄门侍郎,不久转议郎、丞相东曹属,后又升为主簿,并让他和魏太子曹丕游处,以增加太子的阅历和学识。
7、数日后,有荆州士子傅明上奏章称,昔议郎蔡邕,旷世逸才,心精辞绮,苑囿典文,流悦音伎。
8、议郎,在郎官中地位较高,但不担任实际政务,专门给皇帝提供意见,论列是非。
9、使使持节行太常大司农安阳亭侯王邑,赍璧、帛、玄纁、绢五万匹之邺纳聘,介者五人,皆以议郎行大夫事,副介一人。
10、东汉和帝方储以贤良方正对策为天下第一,任博士迁议郎、洛阳令、太常卿,死后追赠尚书令、黟县侯,葬淳安城内.
11、拜统父议郎,迁谏议大夫,诸葛亮亲为之拜。
12、又议郎赵彦,忠谏直言,议有可纳,是以圣朝含听,改容加锡,操欲迷夺时权,杜绝言路,擅收立杀,不俟报闻。
13、议郎蔡邕徙朔方,董卓闻其名而辟之,称疾不就。
14、便有*贵上书欲将其调离济南国,随即朝廷封曹操为议郎,曹操不肯迎合*贵,遂托病回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弋猎。
15、执政者欲令瑜依违其辞,乃更策以它事,瑜复悉心对八千馀言,有切于前,拜为议郎。
相关词语
- kàng yì抗议
- fù yì复议
- kè yì课议
- hé yì合议
- biān yì边议
- gēng yì更议
- chéng yì成议
- bà yì罢议
- wàng yì妄议
- gěng yì梗议
- kuī yì窥议
- jiān yì监议
- cī yì疵议
- gōng yì公议
- yì yì异议
- fēn yì分议
- shāng yì商议
- yì huì议会
- gòng yì共议
- fǎng yì访议
- chén láng陈郎
- wàng láng望郎
- láng yú郎榆
- láng bà郎罢
- láng dāng郎当
- jiāng láng江郎
- fǎ láng法郎
- láng xīng郎星
- láng xuǎn郎选
- ruǎn láng阮郎
- cáo láng曹郎
- niú láng牛郎
- cháo láng朝郎
- zhǎo láng爪郎
- hù láng户郎
- wài láng外郎
- láng jīn郎巾
- láng cáo郎曹
- fù láng副郎
- láng lì郎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