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í rú
注音ㄑ一ˊ ㄖㄨˊ
⒈ 年高博学的读书人。
英aged scholar;
⒈ 德高的老儒。
引汉 扬雄 《剧秦美新》:“是以耆儒硕老,抱其书而远逊;礼官博士,卷其舌而不谈。”
《后汉书·张晧传》:“汉安 元年,选遣八使徇行风俗,皆耆儒知名,多歷显位。”
明 俞弁 《逸老堂诗话》:“祝枝山 先生 希哲,尝叙家君《约斋漫録》二十卷,今録其略云:‘ 俞君 宽父,吴 之耆儒也。’”
《清史稿·礼志一》:“德宗 季叶,设礼学舘,博选耆儒,将有所缀述。”
⒈ 称年高德劭的儒者。
引《后汉书·卷五六·张晧传》:「皆耆儒知名,多历显位。」
明·江盈科《雪涛小说·心高》:「国初,蜀中一耆儒,题张果倒跨蹇驴图。」
1、自此以来,权倾人主,穷困天下,宜皆罢遣,博选耆儒宿德,与参政事。
2、太平路耆儒陶安、李习等率当地父老出城迎义远略,也从来不干冒险的事。
3、八月壬辰朔,予乐亭耆儒史梦兰四品卿衔。
4、志书的编修和审定者,通常是地方的耆儒硕老。
5、今耆儒年踰六十,去离本土,营求粮资,不得专业。